肉製品主要包括香腸、火腿、培根、醬滷肉、燒烤肉、肉乾、肉脯等。在各地積極落實生豬穩產保供各項政策措施,新建、擴建養殖場陸續建成投產,生豬產能持續回升,2021年末我國生豬存欄40650萬頭,以下是肉製品行業分析。
我國處於已開發國家肉製品消費過程的第二階段。主要特點在於:肉製品消費數量增加,比較關注品種和口味。但距離發達肉製品消費國的重視營養、品牌、情景消費等特點還有較大的差距。
從高低收入人群購買肉及肉製品的量值看,高收入人群較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保持在1.3-1.5的倍數。可以預期,隨著收入的提升,中低收入人群帶動肉製品消費增長的空間還很大。肉製品行業分析指出,雙匯發展是我國規模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其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全國19個省(市)建立了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擁有100多萬個銷售終端,是我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
從市場規模來看,2016-2021年我國肉製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1年肉製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9003億元,同比增長6.04%,預計到2022年我國肉製品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
從肉製品加工產量看,2021年我國生豬行業受到非洲豬瘟影響豬肉產量下降,肉製品產量也因此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肉製品加工產量為1713萬噸,2021年肉製品加工產量為1580萬噸,同比下降7.76%。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呈較為穩定的增長趨勢。2015至202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由446.97億元增長至739.35億元,2022年1-2月,公司實現總營收183.18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4.13%。
目前,我國對於肉類的製品一般分為傳統風味中式肉製品和特色風味的西式肉製品兩大類。從我國肉製品類食品消費結構來看,國內豬肉製品所占的市場份額最大,占比超60%;其次是禽肉製品,占比約20%。
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以肉製品加工業為核心,涵蓋養殖、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儲運、批發配送、製品零售、設備製造及相關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完整產業鏈,提高肉製品行業的規模化及現代化水平,有利於進一步促進肉製品行業的高速發展,縮短與國外已開發國家的差距。
綜合來看,純飲食消費向服務附加值的消費升級。服務附加值的消費升級包括餐飲業等,在滿足飲食的基礎上購買服務。在肉製品渠道中,餐飲渠道在中國占比僅15%,遠低於美國的32%,是未來渠道轉型的一大方向,以上便是肉製品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肉製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製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