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能源行業分析報告 >> 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2-04-19 10:38:1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核電建設總投資應接近5000億元,核電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將發揮更加不可或缺的作用。核電行業政策和國家對於低碳排放及推廣清潔能源的要求成為了核電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力。以下對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2-2027年中國核電全產業鏈行業投資分析及「十四五」發展機會研究報告從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變化趨勢來看,2017-2020年,利用小時數均在7000小時以上,並呈總體提升趨勢。2021年上半年,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3771.95小時。

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核電發展是必然的,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能源需求還是很大的。最近聽說中國參與歐洲研製的快反堆有很大進展。說明中國還是很重視核能的。不能因為有困難就停止不前的。每項新技術的應用都需要一個過程的。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

  1、沿海市場容量可觀

  沿海市場總量近5000億元。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已投運核電機組37台,裝機容量3581萬千瓦;在建19台,規模2200.4萬千瓦。根據「十三五」能源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5800萬千瓦投運、3000萬千瓦在建的目標,但目前尚有3018萬千瓦的缺口。以三代機組平均造價1.6萬元/千瓦預估,沿海核電市場總量近5000億元。為完成目標,2018-2020年核電裝機的複合增長率應達到17.43%。遠期看來,我國核電發展潛力巨大。據世界核協會統計,截止2017年底,我國籌建及儲備項目總量約1.64億千瓦。

  2、「一帶一路」延伸新觸角

  華龍一號、CAP1400雙輪驅動。核電出口的必要條件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在三代核電主流堆型中,AP1000技術屬於美國西屋公司所有;華龍一號是由中核與中廣核自主研發;雖然CAP1400是在AP1000基礎上升級改進的,但已突破135萬千瓦等級上限,也擁有了自主智慧財產權。「一帶一路」延伸新觸角。「一帶一路」沿線中,有28個國家計劃發展核電,規劃機組126台總規模約1.5億千瓦。以三代機組平均造價1.6萬元/千瓦預估,市場總量約2.4萬億元。受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影響,中國核電企業在「一帶一路」所占的市場份額難以估計。但不可否認的是,核電出海已成為未來我國核事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目前,我國主要核電集團均參與了核電「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中國核電集團「走出去」進展順利。中核集團已與阿根廷、英國、埃及等近20個國家達成了合作意向。「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簽署了阿查圖3號、4號兩台機組的總合同,至此中核集團出口核電機組數量增加至8台。中廣核集團覆蓋範圍更廣。中廣核集團與捷克能源集團簽訂協議,將在核能領域展開合作;與羅馬尼亞國家核電公司簽署了切爾納諾德核電三、四號機組全壽命期框架協議;和法國電力集團將共同投資興建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此外,中廣核集團還與合作夥伴一起開拓歐洲、中亞、東南亞核能市場。

  3、內陸核電值得期待

  內陸核電可開發量約6200萬千瓦。內陸核電站與沿海核電站對技術要求差異不大。目前,我國所有在運及在建核電站均位於沿海地區,而全球幾個核電大國的核電站主要分布在內陸。全球範圍內現有核電站440多座,其中位於內陸地區的占50%以上。我國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審查的內陸儲備廠址高達31個,保守假設平均每個廠址建設2台機組,每台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則我國內陸核電可開發量約6200萬千瓦。內陸核電發展慎之又慎,啟動尚需時日。據國家原子能機構透露,中國內陸核電站首批廠址確定在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寧和江西彭澤,並已經獲得路條並開展了前期籌備工作。但目前三大內陸核電站均未獲得核准。

  目前國內經國家核安全局審查辦理,獲得民用核承壓設備安裝資格許可證的企業至少有12家,另有一些省級電力工程公司也在申請該許可證。根據相關規劃,到2022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要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完成上述目標需開建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

  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