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核電環保發展的理念就是尊重自然,行業在支持環保發展新理念並制定更高目標的發展基礎上,核電站每年消耗的核燃料僅為30噸。無論是能源,還是生活各個方面,我們相信核電在未來的生活中將會有更好的影響,特別是在實現綠色低碳。以下對核電行業環境分析。
全球範圍內,新增核電裝機空間或將主要將集中於發展中國家。截至2021年6月,全球共有32個國家使用核能發電,在運營的443座機組中,主要集中在已開發國家,且大部分擁有核電機組的已開發國家,核電發電量占比也在15%以上,我們認為未來已開發國家核電 新建市場空間有限,新增核電裝機空間或將主要將集中於發展中國家。2018-2023年中國核電設備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預計2030年一帶一路周邊沿線國家將新建107台核電機組,共計新增核電裝機1.15億千瓦,新增裝機占中國之外世界 核電市場的81.4%。
市場有序穩妥推進核電建設仍然是我國的基本戰略,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是全面進入清潔能源時代的必然選擇。中國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現從兩大發展環境來分析核電行業環境。
(一)經合組織國家核電發展放緩 近年來,多個國家調整核能領域發展計劃。德國、比利時、瑞士和西班牙等國家計劃逐步淘汰核電;韓國、瑞典、法國等國家則打算降低核電比例;受低成本天然氣和可再生資源競爭的影響,美國一些小型、低效核電站提前關閉。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立法確定淘汰核電的國家,決定在2022年全面淘汰核電。目前,德國已經關閉20座核電站,2019年該國核電發電量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5%。比利時計劃在2025年前逐步淘汰核能發電,2019年核電發電量約占該國總發電量的46.3%。瑞士明確不再批准新建核電站,對現有核電站不延期退役,並於2019年12月永久關閉了其現有五座核反應堆中的第一座。西班牙計劃於2030年前關閉國內最後一座核反應堆,並計劃不對任何核反應堆40年的運行壽期進行延長。
(二)多數在運機組服役將近設計年限 核電機組的運營年限一般為30~40年,這意味著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於上個世紀大規模建設的核電機組均已到達服役年限。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公布2019年全球核電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在運核電機組總計443座,其中,292台機組(裝機容量約254吉瓦)運行時間已超過30年,美國九英里峰1號和京納機組、印度塔拉普爾1號和2號機組、瑞士貝茲瑙1號機組等5台核電機組的運行時間甚至已超過50年。
全球核電市場發電量的增長速度落後於電力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核電站非常安全可靠,對環境的污染也是微乎其微,而火力發電的廢渣、廢氣則會嚴重污染環境。因核電站的建造和運行而引起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為防治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採取的各種措施。
以上就是核電行業環境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