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標誌,大亞灣核電基地近日迎來了一項重大突破。該基地六台機組累計上網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成為我國首個達成此成就的核電基地。這一里程碑不僅彰顯了我國核電技術的成熟與進步,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能源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大亞灣核電基地位於深圳南海之濱,自1994年首台機組商運投產以來,已成為我國核電發展的縮影。作為我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建成標誌著我國核電事業邁入新階段。隨後,基地又陸續建設了嶺澳核電站一期和二期,形成了總裝機容量超600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集群,成為全球最大的壓水堆核電基地之一。從第一度電的產生到累計發電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亞灣核電基地見證了我國核電從跟跑到領跑的輝煌歷程。
核電安全始終是大亞灣核電基地的核心關注點。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計安全運行超過135堆年,其安全運營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以6731天的安全運行天數創造了國際同類型機組的世界紀錄,並持續刷新。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基地在安全管理上的卓越能力,也為全球核電行業樹立了標杆。
大亞灣核電基地的清潔能源供應為環境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據統計,基地累計上網電量等效減少標煤消耗超過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8.2億噸,相當於植樹造林約225萬公頃,可覆蓋面積超11個深圳。這些數據充分展現了核電在推動綠色發展和實現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大亞灣核電基地不斷煥發新活力。基地在30年大修改造中實施了近200項技術改進和超50項技術創新,顯著提升了機組的核安全水平、數位化水平和可靠性。其中,數位化儀控系統的改造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模擬控制系統升級為國產全數字一體化控制系統,大幅提升了機組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和本質安全。此外,基地還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核電業務的深度融合,開發了多項AI智能體應用,開啟了數字安全監管的新模式。
大亞灣核電基地的成功經驗為我國核電事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鑑。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的持續推進,核電將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未來,核電不僅將繼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清潔能源,還將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總結
大亞灣核電基地累計發電突破1萬億千瓦時,是我國核電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這一成就不僅展現了我國核電技術的成熟與進步,也為綠色能源供應和環境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安全運行、綠色貢獻和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大亞灣核電基地將繼續引領我國核電事業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更多核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