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儲能系統接入便利,2022年儲能行業持續向好。當下,儲能公司的代表性產品大多為鋰電池,國家電投將進一步完善儲能產業布局。未來公司儲能逆變器業務有望搭載「新能源+儲能快車道」迎來高增。以下對2022年儲能產業布局分析。
2022年上半年期間,獨立儲能電站規劃和開發如火如荼,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投運項目卻寥寥無幾。2019-2024年中國儲能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具體來看,上半年已進入前期規劃和可研設計、啟動EPC/設備採購、在建、投運階段約180個。涉及24個省、市、自治區。項目總規模26.6GW/53.6GWh。
儲能之所以必要,取決於新能源發電的特性。相較傳統能源,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普遍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問題,與用電負荷並不匹配,因而需要儲能承擔削峰填谷、保障電網穩定的作用。現從鋰電儲能、液流電池和空氣壓縮儲能三大方面來分析2022年儲能產業布局。
鋰電儲能方面,目前鋰電池成熟度高,基本實現了商業化應用。2021年鋰電池產業鏈的投機計劃已超過1.2萬億。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一季度全國鋰電擴產項目超過52個,總投資達3689.4億元。預計到2025年,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58GWh,市場規模接近600億元。
液流電池方面,主要以全釩液流、鐵鉻液流為主。其中全釩液流具備安全性高、壽命長的優勢,同時也有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的劣勢。目前,以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得到較快發展,全球累計裝機量約800MWh,其中我國占比約60%。
空氣壓縮儲能方面,壓縮空氣儲能是一種大規模的物理儲能方式,可以解決光伏和風電等不穩定可再生能源發電併網難的問題,提高其能源利用率。2021年,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1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在貴州畢節正式併網發電。建在河北省張家口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全球第一台百兆瓦級別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規模可以達到400兆瓦時。
伴隨著儲能產能釋放逐漸回落,儲能發電市場受政策驅動,2021-2025年儲能市場數據增長速度達到79%。未來國家電投新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為了開拓布局其儲能業務,國家電投已經成立多家有儲能業務的企業。
以上就是2022年儲能產業布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