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大數據產品包括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成為眾多企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產業體量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以下是2022年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數位化浪潮的帶動下,我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不斷拓展。大數據企業正在嘗到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帶來的"甜頭"。利用大數據可以對實體經濟行業進行市場需求分析、生產流程優化、供應鏈與物流管理、能源管理、提供智能客戶服務等,這不但大大拓展了大數據企業的目標市場,更成為眾多大數據企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
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我國是數據資源大國,大力發展大數據技術,有利於將我國數據資源優勢轉化為國家競爭優勢,實現數據規模、質量和應用水平同步提升,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增速遠高於全球整體市場規模增速。2021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713億元,2016年至2021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6.66%。預測2022年我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049億元。
大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市場驅動方即大數據應用意識快速提升,需求日益迫切,具體表現為政府、企業乃至個人在做決策中越來越傾向於以大數據分析結論作為重要依據,越來越認同大數據的價值,現筆者就從以下三方面來分析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
基礎設施是大數據產業高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國加快推進「寬帶中國」戰略,可加快下一代網際網路、4G通信網絡、公共無線網絡、電子政務網和物聯網等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
數據蘊藏價值,但是數據的價值需要用IT技術去發現、去探索,數據的積累並不能夠代表其價值的多少。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隨著產業應用層級的快速發展,如何發現數據中的價值已經成為市場及企業用戶密切關注的方向,因此大數據分析領域也將獲得快速的發展。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家對大數據的戰略政策制定和實施,也成為大數據市場不斷發展的有力條件。目前全國有二十多個地區出台了大數據相關的政策,而且很多地區都設立了專門的大數據管理機構,比如上海的「大數據局」和貴州的「雲上貴州」,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還有中西部地區,都在國家的政策下發展得良好。政策的支持在不斷更新著我們對大數據的認識。
《「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即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導向,按照「價值引領、基礎先行、系統推進、融合創新、安全發展、開放合作」的原則,圍繞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著力推動數據資源高質量、技術創新高水平、基礎設施高效能;圍繞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著力提升產業供給能力和行業賦能效應,統籌發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
綜合來看,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許多企業看中了該行業的潛力,將吸引越來越多的IT供應商將其作為發展熱點。
以上就是2022年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