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大健康產業發展越來越好下,我國醫院行業迎來發展黃金期,民營醫院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以下是2022年民營醫院行業市場分析。
自2010年起,國家連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關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鼓勵我國社會資本辦醫加快發展,為民營醫院的發展創造了利好的環境。
民營醫院是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以外的醫院,包括聯營、股份合作、私營、台港澳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民營醫院可分為民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及民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醫療服務市場之一,醫療衛生總費用逐年增長。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衛生總費用2021年達72306.4億元。民營醫院作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積極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向前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5-2021年,民營醫院在內需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下得到迅速發展,醫院數量從14518家增長至23524家,占中國醫院總量的比例從52.63%增長至66.46%。
從診療服務數量上看,民營醫院遠低於公立醫院,但就醫占比保持持續上升態勢。民營醫院行業市場分析指出,2015-2021年,民營醫院診療人次比重(占醫院總數)逐漸由13.65%上升為15.96%,2021年實現診療人次5.3億人次。
從盈利情況看,部分上市民營醫院憑藉較好的管理經驗和融資渠道,能形成較高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無論從地方政府還是從產業投資來看,民營醫院產業發展表現出巨大的行業吸引力。
業內人士指出,民營醫院的機構數量已超過公立醫院,但關鍵指標均遠遠落後於公立醫院。2021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床位數、衛生人員數、事業性收入四項指標依舊領先於民營醫院,且近5年內,這種競爭格局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綜合來看,民營醫院機構在我國雖然已經發展了許多年,但是由於管理沒有規範化,市場又噁心競爭,導致消費者對於民營醫院的信任度非常低。
以上就是2022年民營醫院行業市場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