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醫療機器人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在我國醫療保險制度逐漸完善下,醫療機器人產業也進入飛速發展期,以下是2023年醫療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
醫療機器人是指用於醫院、診所的醫療或輔助醫療的機器人,是一種智能型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近年來,在老齡化程度加深和護理社會壓力提升背景下,我國明確提出要發展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開發人機協同的手術機器人、智能診療助手,研發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監測系統。
2019年1月,《關於成立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管理專家委員會的通知》發布,為規範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決定成立國家衛生健康委手術機器人1臨床應用管理專家委員會。
2021年2月,《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徵求意見稿)提出攻關智能手術機器人,提升治療過程視覺實時導航、力感應隨動等智能控制功能,推進手術機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規範應用。醫療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研發臨床邏輯、傳感測控技術、人工智慧算法融合的保健康復裝備,發展基於機器人、智能視覺與語音交互、腦機接口、人--機--電融合與智能控制技術的新型護理裝備和康復裝備。
2021年4月,《「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發布,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滿足多樣化、高品質需求,大力推廣面向工序的專用製造裝備和專用機器人。
醫療機器人在政策和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下,迎來了快速發展期。2017年以來,行業增速保持在30%以上,市場規模已經從2017年的不足30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9.6億元。2022年我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7.55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77.64%。
從醫療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來看,醫療機器人正從培育期邁入成熟期,目前尚處於產業導入期,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但相較於工業機器人而言,作為機器人行業第二火熱的賽道,醫療機器人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滲透程度仍比較低。
業內人士指出,利好政策不斷出台、老齡化對老殘輔助和護理的社會壓力,以及高素養醫護人員缺乏等這三大因素驅動,我國醫療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醫療機器人將成我國醫療工具和手段的前沿發展方向。
展望未來,我國醫療機器人技術水平比之前的已經提升不少了,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應用領域也不單單局限於醫院。
以上就是2023年醫療機器人行業政策及環境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醫療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