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教育行業分析報告 >> 2023年教培行業政策:教培行業面臨困境得到一定緩解

2023年教培行業政策:教培行業面臨困境得到一定緩解

2023-02-28 11:20:5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教培市場新制度出台,我國教培行業或將迎來春天。當下,為了最大限度地緩解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教育部門對市場上的教培機構進行了全面的整頓。隨著整頓力度的加大,原本在全國範圍內很受歡迎的教培機構,一夜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下對2023年教培行業政策分析。

  2023-2028後新冠疫情環境下中國教培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評估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教培行業職場求職者青睞培訓教師崗位原因分析,薪資待遇高成為教師崗最大的誘惑因素,47.84%的求職者為求高薪而選擇當培訓機構教師;43.14%的求職者為積累教學經驗而選擇當培訓機構老師;還有38.48%的求職者是因為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而選擇當培訓機構教師。

2023年教培行業政策:教培行業面臨困境得到一定緩解

  教培行業長效治理是大勢,行業短空長多校外教培政策趨嚴,肅清行業亂象,利好行業頭部。國家從政策層面對K12線下教培行業進行規範,肅清行業亂象,剔除了一批資質不合規的小微無證機構。這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訓機構的辦學門檻,短期內減緩線下機構的擴張速度,增加運營成本;但同時,這意味著中長期內線下教培行業的健康規範發展,將提高行業集中度,利好資質優良的頭部機構。現從四大政策來分析2023年教培行業政策。

  1、強化安全管理。

  各地要落實機構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為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指導其切實履行好安全職責,督促機構全面落實國家規定的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風險防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安全自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線下培訓場所要配備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音視頻監控設備,確保教室、戶外活動場地、活動室、周邊等場所無死角,設置明顯提示性標識,並應具備與公安、教育等部門實時聯網的接口。鼓勵培訓機構購買場所責任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等。各地要按照當地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切實抓好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2、健全執法機制。

  各地要建立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各部門分工合作的聯合執法機制,推進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異地之間的協調聯動。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非學科類培訓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協作執法的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要依法嚴肅查處資質不全、打擦邊球開展學科類培訓、不正當價格行為、虛假宣傳、存在安全隱患、影響招生入學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問題線索移送處理機制,加快實現部門間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定期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適時部署集中專項整治,及時通報非學科類培訓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形成警示震懾。

  3、推進信息化管理。

  各地要將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以下簡稱監管平台)統一管理,同步完成註冊登錄,按時接受年檢年審,開展信息伴隨式採集,確保機構無遺漏、數據全採集、信息摸準確。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探索遠程監管、移動監管等非現場監管,推進「網際網路+監管」模式創新,提升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推動數據交流共享,通過監管平台將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黑白名單信息等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構建信用監管體系,引導培訓機構合規經營。

  4、促進行業自律。

  各地要指導校外培訓相關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自律規範、職業道德準則和行業性懲戒機制等,推動培訓機構誠信經營、公平競爭,著力規範行業秩序。鼓勵行業協會制定相關行業服務標準,提升服務質量。支持行業協會發揮在糾紛處理、權益保護、行業信用建設等方面的作用,促進行業規範運行。

  教培行業面臨困境得到一定緩解,教培市場恢復巔峰期不大可能。當前,政府的政策會比較寬鬆,但那些教育機構依然被關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再有新的機會。教育培訓機構一刀切是不可取的,真正要做的是不合理的安排、收費和輔導的水平。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教培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