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有聲書付費市場發展可期,我國有聲書產業人均花費金額上漲。當下,有聲書行業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從草根走向職業化,從版權到演播能力都是專業化的團隊在進行,普通人不經過訓練基本很難獲得收益,而且簡單的讀一本書被AI能力很快會替代掉。以下對2023年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23-2028後新冠疫情環境下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評估報告指出,有聲書用戶中,男性比例相比女性高出13.2%。在年齡分布上,有聲書用戶呈現出分散化特徵,且呈紡錘體分布;其中31-40歲用戶是收聽有聲書的主力,比例達34.9%,其次是26-30歲的用戶。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於聽有聲書,而且對於一些出版書籍也傾向於製作有聲版,所以如果是學習配音或者播音的朋友,可以通過進行有聲書的錄製來獲得收益。不僅僅是播讀傳統的商業小說和童書,也可以將自己的聲音聚焦於此外的內容。未來的趨勢說明,有聲書和播客內容將聚合到一起,實現跨界營銷及用戶出圈。現從四大發展趨勢來分析2023年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
數位化將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未來的人工智慧與5G技術將給有聲書行業帶來極大的革新,帶動有聲書市場的持續增長。AI語音將成為我們定製化的虛擬主播,5G互聯技術將帶來場景上的拓寬,數據收集和人工智慧將為平台構建用戶畫像和了解用戶閱讀偏好提供更多支撐,語音功能的交互音頻格式將為用戶提供嶄新的體驗,智能終端將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陪伴體驗。有聲書將陪伴用戶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
目前有聲書行業的利潤薄弱,版權支出占有聲讀物製作成本支出的比重日益增高,2019年各頭部音頻平台淨利潤普遍不盡人意。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這折射了當前行業未有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目前,有聲書的盈利渠道主要有廣告投放、內容付費和音頻平台拓展線下衍生品三種。隨著有聲書行業的發展,企業應積極探尋更加合適的商業模式,採用多元化盈利模式,逐步擺脫當前盈利少甚至無盈利的狀態,進一步拓展利潤空間。在有聲書用戶增量減緩的情況下,如何發力營銷,組合免費、付費、訂閱、會員、打賞等模式,提高用戶付費率和付費金額,尋求新的營收增長動能,是企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近年來,有聲書市場火熱,除各大音頻平台之外,閱讀應用、視頻網站甚至是傳統出版行業也都嘗試進入有聲書市場。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有聲書用戶更偏好輕鬆娛樂類的內容,網絡文學或類型小說將是其中的熱門產品,而掌握了大量優質IP的網絡文學平台將在有聲書行業中占據巨大優勢。可以預見,未來有聲書行業規模將持續上漲,滲透率逐年提高,基於IP構建了完整生態鏈的版權方將不斷擴大自身在有聲書行業中的市場份額,未來有聲書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有聲書版權方容易受到侵權,抄襲者可以通過複製有聲書內容快速傳播,且只要對有聲書內容進行修改,舉證侵權難度就會隨之加大。因此,提高版權保護意識,出台相關的具體政策,對有聲書行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此外,由於有聲書版權鏈條較長,在IP使用、改編方面與信息網絡傳播方面都需要獲得授權,有聲書行業的發展受到嚴重製約。版權方、內容製作方、傳播渠道方應進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及維度,通過相互授權、共同運營等方式,打通行業授權渠道。
2023年有聲書市場潛力強大,我國有聲書用戶對深度讀物偏好度上升。現下,網際網路讓不同的文化得以流通,移動端的普及又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土壤,因此像是愛聽FM、懶人聽書這樣的有聲書行業應用逐漸崛起於國內市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