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1月,國家公布的國內石油瀝青累計產量373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90%。而根據行業公布數據顯示,1-11月國內煉廠產量累計2367萬噸,同比出現2.46%的負增長。
2018年瀝青生產基本延續了傳統「金九銀十」的旺季特徵,瀝青產量最高點出現在10月份,主要是中石化10月份產量大幅增加21.3%,加之上海進博會影響,焦化停產,瀝青產量加大;進入11月,委內瑞拉原油到港量約為113.5萬噸,到港量減少,部分煉廠出現原油短缺,據悉山東地區到港原油僅為28萬噸,在煉廠整體缺貨但原料補給不足情況下,導致部分煉廠出現暫時性停工或轉產,加之北方地區道路施工進入收尾階段,整體產量下降幅度較大,11月當月不同統計口徑的產量同比均減少10%左右。
從各省份瀝青產量數據來看,2018年遼寧、江蘇、浙江、山東和廣州5個省份的瀝青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3%以上,而山東地區借著油氣改革東風,越來越多地方煉廠獲得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或進口原油使用權,解決了原料供給不足的問題,原油加工量不斷提高,瀝青產量穩步提升,在全國總產量中的占比也持續增大,2018年僅山東地區產量在全國總量的比重已高達40%左右。
「十三五」期間,國內瀝青產能在公路建設帶動下繼續增加。預計2019年山東高速(600350,股吧)海南石化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200萬噸/年瀝青產能、以及滙豐石化100萬噸/年產能將投產,考慮到瀝青煉廠裝置開工率基本維持在50%—70%,屆時將有150-210萬噸/年的新增產量;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第一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大幅縮水,原料供應的大幅縮減或將放緩瀝青供應增長步伐。因此,整體來看,預計2019年瀝青產量增長有限,或維持小幅增加。
更多瀝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瀝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