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降幅較上年擴大4.2個和5.4個百分點。這個早已成定局的負增長,加劇了行業內的焦慮感和緊迫感,也讓資本方對於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變得更加謹慎。
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正式打響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之路,10年時間,新能源汽車乘著政策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卻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而突然轉變。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
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產銷量的雙降,讓持續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踩了一腳「急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認為,補貼的退坡給行業帶來的陣痛是巨大的。
「根據我們自己的測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總額減少了75%,以往每年的退坡幅度在20%~30%左右」,董揚表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補貼退坡會直接影響其毛利率,多數企業會通過收縮生產而減虧,進一步導致銷量下滑。
在與多家汽車整車企業及零部件供應商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在補貼退坡的過程中,企業對生產的收縮要大於客源的實際收縮。根據北汽藍谷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其毛利率降至5.04%,不及2018年11.8%的一半。毛利減少是導致新能源汽車增長停滯的主要原因,預計這種現象還會延續兩年時間左右。
「2017年,新造車企業是站在風口之上的公司,很多資本都爭相競逐,但進入2019年,能明顯地感受到資本方對於新造車企業的投資在縮減,態度變得更加謹慎。」一家新造車企業的公關總監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新創公司還遠遠沒有抵達獨立造血的階段,很需要資方的支持,但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投資者在這一年中也變得更加謹慎。
2019年9月,蔚來汽車披露二季報後,股價發生腰斬,與此同時,車輛自燃、召回、裁員、股東減持等一系列負面纏身,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年,蔚來汽車一直在為融資而奔走。在二季報披露後的電話會議中,時任蔚來汽車CFO謝東螢透露道,融資還在積極進行中。不過隨後,這位財務長提出了離職,新一波的融資計劃仍然成謎。
實際上,蔚來汽車所遇到的困境並非個案,這側面折射了新造車企業在2019年的整體狀態。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2019年汽車市場的整體環境不太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也不及預期,但他認為,未來的4~5年,全球的汽車產業會發生更大的變化,最痛苦的時候還遠遠沒有到來。
對於新造車企業所遇到的困境,尤其是融資難的問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一次演講中特別呼籲,汽車產業是重資產的行業,希望投資方能將目光放長遠,不能只看短期盈利和投資回報。
更多新能源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