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生鮮電商訂單量迎來暴增 全渠道全品類是突圍之道

生鮮電商訂單量迎來暴增 全渠道全品類是突圍之道

2020-01-01 09:37:1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疫情期間,生鮮電商的訂單量一度迎來暴增。從訂單量來看,據每日優鮮方面透露,疫情期間,每日優鮮實現了同比4倍左右的交易額,客單價達到120元,返工前的峰值達到150元。美團買菜則對記者透露,疫情期間,北京地區的日銷售量最高為春節前的兩到三倍。叮咚買菜則告訴記者,疫情暴發期間,一位上海用戶甚至一次性買了76件商品,其中包括6袋米、2桶食用油、3箱牛奶,還有各種蔬菜、零食、水果等。

  生鮮電商訂單量迎來暴增

  從用戶量來看,2020年1月22日至2月6日的兩周內,主流生鮮平台每天的新增用戶規模都在1萬以上,其中盒馬、京東到家和叮咚買菜在2月6日當天的新增用戶均超過了4萬。

  生鮮電商迎來流量紅利,2020年一季度活躍用戶相較同期增加65.7%,日均活躍人數、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等維度數據都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2020年一季度生鮮電商行業日均活躍人數為658.1萬,較去年同期增長104.8%。

  這次疫情給生鮮行業帶來了一些機會。具體來看,一是需求量的增加,而這意味著企業現金流的增加;二是用戶習慣的養成。在春播看來,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改變。訂單量相比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所下降,但對比去年還是有所增長的。

  疫情的出現對生鮮電商而言會起到積極作用,但作用的大小還不好說。疫情期間,從整個電商消費用戶的體量來看,生鮮電商們訂單量的暴增未必意味著用戶量的暴增。疫情出現後,選擇生鮮電商的群體本來就是生鮮電商的存量或者潛在消費群體。由於網購門檻以及消費習慣的限制,生鮮電商用戶的實際增量仍然有限。疫情帶來的增量甚至有可能透支部分平台今後一段時間的增長空間。

生鮮電商訂單量迎來暴增

  全渠道全品類是突圍之道

  疫情終將被戰勝,生鮮電商行業在經歷短暫的繁榮之後,能否解決致命問題,是行業未來的關鍵所在。雖然疫情給行業帶來利好,但生鮮電商作為一個發展已久的行業,其中存在不少的問題。

  根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台收到用戶維權案例整理髮現,生鮮電商行業亂象叢生,問題商品充斥,消費糾紛不斷,消費維權困難,亟待規範整治。其中主要有商品品質不過關,食品安全難保障;商家久未發貨,物流時效低;虛假促銷「誘導」消費;下單容易取消難以及平台售後服務差等問題。

  在行業口碑方面,生鮮電商網絡口碑值為49.1,口碑偏負面。疫情期間生鮮電商迎來風口,但其商業模式十分「燒錢」,加上產品同質化、同行之間通過「價格戰」進行競爭,企業資金鍊依賴強度加大。如何優化供應鏈管理、減輕運營成本、提高造血能力,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生鮮的本質是零售,遵循零售業全鏈條規律,有效的物資儲備、人員保障、全鏈路打通、更多線上入口及場景等模式創新是為發展之道。同時,健康意識深入人心,會拉動健康食材需求的增長,短期保鮮、冰凍冷鮮、長期優鮮等品類未來會有很大增長空間。

  日趨集中的生鮮電商平台,想要持續贏得用戶、不斷發展壯大,需要大規模擴充品類、拓展渠道、升級全產業鏈條及供應能力,變成一個能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全場景全品類的服務平台。

  長遠來看,疫情並不是生鮮電商發展的強心針。在人們生活逐漸回歸原有軌道的當下,生鮮電商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找准自己的差異化道路,才能真正抓住這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實現乘勢而上。

更多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鮮電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生鮮電商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