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世紀以來,化石燃料被肆無忌憚燃燒,地球變暖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為了避免環境進一步惡化,人們意識到迫切需要更清潔、更可持續的能源。如今,氣候學家、石油高管、各國政府都同意一件事:能源轉型。雖然氣候學家和石油高管這兩個立場相對的人群都對此表示贊同,但於他們而言,此「能源轉型」非彼「能源轉型」。
根據科學共識,能源轉型需要快速淘汰化石燃料,並立即擴大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但許多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人士認為,能源轉型意味著繼續使用化石燃料,更多地依賴天然氣而不是煤炭,並希望碳捕獲和封存等新技術能夠減少其產生的溫室氣體。多年來,各國政府和企業一直朝著減排努力並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然而,俄烏衝突這一黑天鵝事件打斷了這一進程,氣候倡導者和石油天然氣行業就能源轉型是什麼以及應該如何實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氣候研究人員指出,幾乎沒有模稜兩可的餘地,一系列重大科學報告強調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必要性,以及全球變暖排放的破壞性影響。去年,國際能源機構一份里程碑式的報告稱,世界各國需要立即停止批准新的燃煤發電廠和新的油氣田,並迅速淘汰燃油汽車,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那些支持快速轉向清潔能源的人認為,烏克蘭局勢讓歐洲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嚴重依賴成為焦點,這場衝突只會讓人們意識到,迫切需要從化石燃料轉型。能源企業高管:化石燃料是短期解藥。
然而,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高管們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對缺乏統一的政府間能源轉型計劃表示遺憾,他指出,政客們正在阻止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然而他們卻沒有足夠的資源分配到取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上。化石燃料行業高管稱,烏克蘭衝突證明,他們的行業仍然不可或缺。許多大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承諾在短期內提高產量,以穩定全球能源市場。
增加不了產量,就減少需求?然而,這些都是後話,當務之急是解決目前的能源短缺問題。當前原油需求不減,供給卻跟不上,油價持續攀升,應該如何解決?國際能源署(IEA)給出了應對計劃,此前見聞文章提及,IEA發布報告並呼籲成員國採取「緊急措施」以減少石油需求,其中包括限制駕駛出行、調低車速限制並限制航空旅行。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