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子菸行業終端提價20-30元 行業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電子菸行業終端提價20-30元 行業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2022-04-12 15:30:4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電子菸行業出口量2022年增長率為63.4%,目前國內電子菸製造及品牌企業已經超過1500家,2022年行業趨向監管精細化,規範化發展。電子菸產業鏈上各環節的企業未來不論想在哪裡上市都將要經過國務院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未來上市門檻一定會大幅提高。

  電子菸行業終端提價20-30元

  終端漲價營銷,企業裝聾作啞,電子菸行業正在上演最後的瘋狂。記者走訪發現,《電子菸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前,部分電子菸產品大幅提價,還有一些電子菸門店借「漲價」賺吆喝飢餓營銷。而這期間,企業卻扮演了旁觀者的角色。在業內人士看來,菸草口味外的產品是各電子菸品牌的主要銷售產品,臨近禁止銷售節點,不排除電子菸品牌為獲取利益對終端門店產品大幅提價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可能。

  電子菸颳起漲價風。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多品牌電子菸旗下多種水果口味、汽水口味等電子菸煙彈價格上漲,漲價範圍在20-30元不等。

  根據VTV門店銷售人員提供的價格,目前VTV電子菸水果味煙彈價格為99元一盒,此前水果味煙彈為75元一盒,價格上漲了24元。與VTV公開對產品提價不同,小野電子菸的漲價是悄悄進行的。目前小野電子菸水果味煙彈99元一盒。不過,記者此前諮詢購買小野電子菸水果味煙彈時的價格為68元一盒。兩次價格相差31元。

電子菸行業終端提價20-30元 行業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行業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電子菸是目前在市場上新興的品類,部分青少年對於電子菸產生好奇心理。2022年1月,有媒體報導電子菸商家通過微信等社交網絡,違規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這從側面反映出,目前電子菸市場監管需要進一步加強。

  實際上,早在2019年10月30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過《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明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防止未成年人通過網際網路購買並吸食電子菸。在2021年12月國家菸草專賣局發布的《電子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再次強調,「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產品」。

  過去,國家對於電子菸的監管,由於缺乏明確的界定,存在一定的空白地帶。從去年到今年,一系列相關動作的出台,表明國家層面對於電子菸的監管更趨細分化。

  相對簡單可行的方式,就是參照傳統菸草行業的管理辦法。我國對於傳統菸草行業實施專賣制度,涉及到專賣生產、專賣批發和專賣零售三個層面,都需要有對應的許可證。在2021年上半年國家出台的《菸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中就明確,「電子菸等新型菸草製品參照本條例中關於捲菸的有關規定執行。」

  從趨勢看,電子菸行業的「牌照制」很可能即將落地,加上《電子菸國家標準》和《電子菸管理辦法》兩大政策完成徵求意見稿之後,將會形成一整套相對完善的法規性文件:國標出台將對於電子菸實施更為嚴格的產品規範,避免此前出現的粗製濫造、缺乏標準等亂象;專賣許可證制度要求電子菸銷售企業需要獲得相關的資質;監管部門後期在執法監管的過程當中,將進一步規範市場經營活動,違者必究。這些對於規範市場秩序有著積極的意義。

  從市場局面看,國內電子菸行業發展迅速,從上游(原材料領域)、中游(生產製造)到下游(批發零售領域)形成了一條龍產業鏈;並且,眾多國產電子菸企業紛紛向海外出口,幾乎全球90%的電子菸都出自於深圳。早先各種大幹快上,形成了無序發展甚至「野蠻生長」的狀態。

  一系列規範性政策的出爐,尤其是「牌照制」的實施,將形成一道新的門檻:合法合規企業能夠適應市場需求,不合規的企業將遭到淘汰。優勝劣汰的機制,有助於治理當前電子菸市場亂象叢生的現狀。電子菸能夠拿到許可證的企業肯定不多,所以未來在電子菸市場,小型作坊將失去市場。

更多電子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