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物流託運四月份總市場份額數據同比提高5%以上,目前物流保持通暢效果明顯,2022年物流企業經營承壓明顯,市場規模增勢放緩。相關政策落地後,全國物流不通暢的問題正逐步改善,各地建立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及時解決外貿企業的困難問題。
2022年1~4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06.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6%。從規模看,社會物流總額超過百萬億,仍然保持擴張態勢;從增速看,社會物流總額當月同比下降3.0%,累計增速較前期回落2.6個百分點。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對1~4月份物流運行的分析,4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衝擊,供應鏈循環不暢,物流運行面臨較大壓力。物流需求增速明顯回落,市場規模恢復勢頭放緩,物流通行能力、銜接水平下降,物流運行成本上升,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4月份,本土疫情多發頻發,波及全國多個省市,物流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從結構看,農產品、能源採礦等基礎產業物流需求實現增長;工業生產、進口、消費相關需求受到疫情影響較大,未見明顯改善。
工業品物流受到較大衝擊。4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下降2.9%,為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回落。儘管當月工業物流降幅明顯,但累計指標仍保持了4.0%的平穩增長,顯示工業物流總體韌性依然較強,長期向好的發展勢頭有望延續。從區域來看,部分地區工業生產受到較大衝擊。4月份受疫情影響較大長三角和東北地區工業物流需求下降15%左右。
單位與居民物流總額增速持續放緩。2022-2027年中國物流中心行業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分析報告指出,1~4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2.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個百分點。其中,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2%,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4.2%,成為民生消費物流需求的重要支撐。從地區來看,4月份以來受疫情衝擊比較嚴重的長三角、東北地區快遞業務量同比降幅在30%左右,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進口物流量降幅趨穩。1~4月份,進口物流總額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1個百分點;當月下降7.3%,降幅收窄7.6個百分點。
伴隨著物流行業發展,網絡貨運平台的發展也從2005年至今經歷了貨運PC信息平台、貨運移動網際網路平台、網絡貨運平台三個階段。同時,基於行業的發展變化及新的市場需求的湧現,尤其是《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網絡貨運平台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全新的趨勢。
網絡貨運平台從提供單一的運輸服務向供應鏈服務發展,專業化、細分化成為必然;網絡貨運平台向生態平台進化,開展多式聯運、後市場、社群等多種服務組合。
在網絡貨運平台上託運人和承運人可以自己註冊成為平台用戶,登陸免費使用。託運人可以在平台上發布託運訂單,簽訂運輸合同,在線支付運費,跟蹤貨物等,對交易成功的託運單,平台自動將運單上傳到國家道路運輸監管平台,並給接單的承運司機開票。承運人可以在平台上找貨並搶單交易,簽訂運輸合同,在線支付運費,定位等。平台提供人、貨、車、錢、安全等一站式管理,端到端全程可視,讓用戶降本增效。
通過網際網路+物流的的智能匹配算法,可以精準的對貨源和車源進行分析匹配,讓貨主的運單能被最優質、距離最近、經驗豐富的司機進行承接;讓司機能夠根據地理位置、運輸軌跡、目的地快速匹配適合自己的單據。平台對於網絡貨運的運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智慧物流帶動網絡貨運,反之網絡貨運同樣也帶動物流行業,他們相輔相成。
2022年我國政策全面保障外貿貨物物流託運交通通暢,針對客戶做好精準服務,物流託運拓展外貿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吸引力。網際網路貨運平台在進退兩難之間,提高自身技術瓶頸,爭取打開網絡物流託運市場。
以上就是物流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