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2月,我國宏觀經濟持續釋放積極信號。最新數據顯示,製造業、非製造業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穩居擴張區間,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2%,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50.4%,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1%。這表明,在春節後復工復產的推動下,我國經濟景氣水平顯著回升,供需兩端協同發力,為全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月製造業PMI較上月提升0.5個百分點至50.2%,重返擴張區間。生產端和需求端同步改善成為關鍵驅動力:生產指數達到51.9%,新訂單指數升至50.7%,均實現年內首次回升。從行業看,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PMI分別以53.8%和52.6%的增速領跑,反映出產業升級與市場需求擴張的雙重效應。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上漲,顯示企業經營信心增強,但需關注成本壓力對利潤空間的影響。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較上月上升2.1個百分點,服務業與建築業協同發力。其中,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高達65.1%,基礎設施項目加速推進成為重要支撐;服務業景氣度回升至49.8%,接近臨界點,消費市場回暖趨勢初顯。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對未來的樂觀預期持續升溫,非製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7.6%,表明市場主體信心進一步穩固。
2月綜合PMI產出指數較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至51.1%,製造業生產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的雙重驅動作用顯著增強。製造業生產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貢獻了52.5%和50.4%的增長動能,顯示產需銜接更加順暢,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持續改善。同時,企業採購量、存貨周轉等指標同步向好,為後續經濟持續復甦提供了充足動力。
總結:多維度回升印證發展韌性
2月PMI數據全面回暖,製造業率先突破收縮區間並帶動整體經濟企穩向好,非製造業則通過基建與消費兩端發力鞏固增長基礎。從行業結構看,高端製造和基礎設施投資成為核心引擎,而服務業的邊際改善為後續復甦注入潛力。未來需關注價格傳導壓力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但當前數據充分表明我國經濟具備強大的內生修復能力,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延續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更多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