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沿江通道建設迎來關鍵節點。作為該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滬渝蓉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簡稱「宜涪高鐵」),其重慶段工程於近期實現重大突破,主體施工全面鋪開。這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線路建成後,將顯著提升川渝地區與華中地區的交通效率,並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高鐵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1日凌晨2時,由中鐵建大橋局承建的李寺村大橋首個承台完成澆築,標誌著宜涪高鐵重慶段正式進入主體工程全面建設期。該線路東起湖北宜昌北站,西至重慶長壽北站,新建正線全長約471公里,其中重慶境內自黃水至長壽北段長約160公里,並包含新建涪陵北至長壽北站聯絡線18公里。作為沿江高鐵通道的骨幹部分,該項目將填補區域高速鐵路網絡空白,形成川渝地區直達華中的高標準運輸走廊。
宜涪高鐵重慶段地形起伏劇烈,沿線橋隧比高達94%,共分布29座隧道和34座橋樑。以李寺村大橋為例,該橋全長約404米,位於重慶市涪陵區人口稠密區域,需穿越複雜砂岩地質帶且鄰近居民房屋。為保障施工安全與周邊環境協調,建設團隊創新採用非爆破工藝,通過大、小挖掘機協同作業完成基坑開挖,並一次性澆築140.32立方米混凝土,攻克了首個承台施工難題。
重慶段共設5座車站,包括新建石柱東站及改建黃水、豐都等4個既有站點。截至當前,沿線8家施工單位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已同步推進正線路基、橋樑和隧道施工,進場3個月即實現全線主體工程開工目標。其中,涪陵北至長壽北聯絡線作為關鍵連接段,其建設進度直接影響未來高鐵網絡的互聯互通效能。
宜涪高鐵的全面施工標誌著我國沿江高鐵網建設進入新階段。項目建成後,將串聯起成渝雙城經濟圈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大幅縮短重慶至武漢等地時空距離,並通過接入鄭渝高鐵等既有線路形成綜合交通網絡。預計該通道年輸送旅客能力可達6000萬人次以上,為沿線旅遊業、物流業及製造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總結展望
宜涪高鐵重慶段的建設突破不僅體現了我國在複雜地質條件下高鐵施工的技術實力,更彰顯了沿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戰略決心。隨著工程持續推進,這條「黃金通道」將加速區域資源整合,成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沿線數千萬居民創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條件與經濟發展機遇。
更多高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