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民航局正式頒發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我國低空經濟領域迎來關鍵突破,無人駕駛航空器從技術驗證階段向規模化商業應用邁出實質性步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航空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日,中國民航局宣布向國內企業頒發全國第一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這意味著相關企業在獲得型號合格證、標準適航證和生產許可證的基礎上,已具備全面開展商業化運營的資質條件。此次"四證集齊"不僅標誌著我國在低空交通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更意味著消費者未來可通過購票體驗低空遊覽、城市觀光等服務,逐步拓展至物流運輸、緊急救援等多元化應用場景。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當前我國存續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相關企業數量已突破6400家。2025年以來新增註冊企業約530餘家,顯示出行業持續擴容態勢。從區域分布看,廣東省以超過1300家企業穩居首位,占全國總量的20.7%;河北省和江蘇省分別以超740家、420家位列第二、第三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天眼查數據顯示約6.05%的相關企業存在司法案件記錄。這提示行業在技術突破的同時需加強合規管理。國家層面正加快構建低空經濟監管框架,通過優化空域管理和制定標準化運營規範,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遊等新興業態提供制度保障。
隨著更多企業啟動運營合格證申請程序,未來將有更多城市加入無人駕駛航空器商業飛行試點。國家政策明確支持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運動等消費場景,並鼓勵企業探索"航空+文旅""航空+物流"等創新模式,推動低空經濟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結語:此次政策突破標誌著我國在無人駕駛航空領域正式開啟商業化元年。從技術創新到資質認證,再到市場布局的完整鏈條逐步成型,不僅重塑了城市交通格局,更為全球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伴隨監管體系完善與應用場景拓展,這一新興業態有望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更多航空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