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2020年預期指標是運輸總周轉量1390億噸公里。高質量的民航發展更離不開科教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節能減排的穩步推進。以下對民航行業現狀分析。
2019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238個,較2018年年底淨增3個。2019年新增機場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巴中恩陽機場、重慶巫山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2016-2020年中國民用航空行業發展分析及供需格局預測報告表示,其中西部地區頒證運輸機場數量為121個,占全國比重為51%;東部地區頒證運輸機場數量為54個,占全國比重為23%;中部地區頒證運輸機場數量為36個,占全國比重為15%。
空域改革不僅僅是幾億中國旅客對政府的要求,同時也是中國民航持續做強做大的必然要求。民航在地方所擔負的經濟發展使命,也必然促使地方政府聯合起來要求更高層政府下決心改革控制管理現狀。否則中國的民航發展速度和規模也將大打折扣。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民航行業現狀。
2019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293.2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2%。民航行業現狀分析,國內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29.5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5%,其中港澳台航線完成16.90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3.5%;國際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63.7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6%。
民航行業現狀分析,國內航線完成旅客周轉量8520.22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8.0%,其中港澳台航線完成160.46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8%;國際航線完成旅客周轉量3185.0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2.8%。
國內航線完成貨郵周轉量78.5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1%,民航行業現狀分析,其中港澳台航線完成2.81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6.9%;國際航線完成貨郵周轉量184.61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1.3%。
民航行業現狀分析,市場准入和放鬆管制,可能會涵蓋航空公司設立、飛行培訓、機務航材採購、信息技術引進、航線和時刻市場化獲取等等,這些領域上,資本的多元化、市場的多元化、定位的多元化以及服務內容的多元化將會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這將催生中國民航行業與產業的市場化與自由化,中國民航將會迎來又一個春天和發展黃金期。
更多民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