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8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消息稱,其黨委於4月7日召開擴大會議,對中央企業在科技自立自強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使命作出系統部署。此次會議強調,中央企業需在強化創新鏈、優化產業鏈、提升綠色競爭力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會議指出,中央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載體,必須將科技創新置於優先地位。具體措施包括:深度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技術突破;聚焦源頭底層技術研發,推動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同時依託中試驗證平台,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大規模場景應用。例如,在關鍵設備領域,要求企業強化核心技術攻關,確保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會議特別提到,需建立全員創新機制,激發科研人員活力,形成「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
圍繞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求,會議明確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央企發展全過程。一方面,通過淘汰落後產能和污染治理設備,加速產業升級;另一方面,利用政策支持(如「兩重」「兩新」措施),提升污染源排放管控能力和環保設施運行效率。例如,在能源、化工等高耗能領域,企業需優先替換低效老舊設備,加強清潔生產工藝的推廣。會議還強調,針對督察發現的問題,要建立整改目標責任制,確保綠色轉型覆蓋全業務環節。
為保障科技創新與環保目標實現,國資委提出「雙輪驅動」策略:一是強化有組織科研管理,統籌資源配置;二是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將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綠色指標納入央企績效評估。例如,在中試平台建設中需明確企業主導權,確保技術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高效銜接;在生態治理方面,則要求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實時追蹤污染減排效果。
總結
此次會議為中央企業的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強化關鍵設備升級、構建創新生態和落實綠色責任,央企有望成為推動我國科技自立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下一步,企業需在政策引導下加快行動步伐,以高質量供給驅動產業升級,並藉助數位化、智能化技術提升環境治理效能,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的雙贏目標。
更多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