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中國光伏產業在2024年一季度迎來階段性調整期。近期數據顯示,多晶矽環節成交量顯著下滑,下游採購意願低迷導致全鏈條價格承壓下行,反映出市場需求端的結構性變化與行業庫存消化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當前多晶矽市場呈現交易停滯狀態,N型復投料成交均價維持4.17萬元/噸,N型顆粒矽和P型多晶矽分別報3.90萬元/噸和3.40萬元/噸。多數企業反饋下游訂單落實困難,4月採購計劃進展緩慢。行業觀察顯示,部分頭部企業的報價已出現鬆動跡象,但市場普遍預期價格表面穩定僅因新單未完全落地。隨著二季度末豐水期到來,多晶矽產能復產可能加劇出貨壓力,儘管多數企業長期處於虧損邊緣,短期內價格下探空間仍受成本支撐限制。
在搶裝潮結束和庫存消化雙重影響下,矽片價格結束連續上漲趨勢轉為下跌。N型G10L單晶矽片均價降至1.26元/片(周跌1.56%),G12R與G12型號分別報1.52元/片和1.55元/片,跌幅達1.30%和2.52%。行業數據顯示,當前矽片企業平均開工率處於50%80%區間,一線廠商維持60%左右產能利用率。市場情緒轉弱導致低價訂單增多,疊加美國關稅政策擾動,下游採購方普遍採取保守策略,短期內矽料需求難以回暖。
電池片環節呈現分化態勢,N型M10/G12電池均價維持在0.31元/W和0.33元/W水平(部分廠商已執行0.32元/W),而G12R型號出現小幅下滑。組件市場則因分布式項目搶裝結束迎來價格回落,當前集中式電站成交價穩定在0.7元/W左右,但下半年預期降至0.650.68元/W區間。儘管江蘇等地推出全額上網支持政策釋放積極信號,行業仍需警惕需求退坡後價格加速下行風險。
當前光伏產業鏈正經歷從"搶裝驅動"向"理性消化"的過渡階段。雖然多晶矽和組件環節面臨階段性庫存壓力及價格波動,但政策端持續釋放的支持信號為行業提供托底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升級維持差異化競爭力,N型產品在效率提升中展現結構性機遇。未來市場走勢將取決於終端需求復甦節奏與產能優化速度的平衡,在成本支撐與競爭壓力交織下,全產業鏈價格體系或將在二季度末迎來關鍵調整窗口期。
綜上所述,光伏產業正經歷周期性調整帶來的陣痛,短期價格波動反映市場需求結構變化,但長期看技術疊代與政策導向仍為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企業需在控制成本的同時加快產品升級步伐,以應對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