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材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行業,在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成為行業變革的關鍵方向。這一發展趨勢不僅影響著建材企業的生產模式、管理方式,還對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競爭力提升產生深遠影響。深入了解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的現狀、成效、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並探討相應的發展建議,對於把握 2025 年及未來建材行業的走向至關重要。
(一)政策與組織保障,助力智能化前行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建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國家對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高度重視的大背景下,為推動建材行業智能化轉型,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建材工業智能製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 (2021 - 2023 年)》《建材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版)》,為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明確了方向和路徑。同時,建材行業智能製造推進聯盟、建材行業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等組織機構的相繼成立,整合各方資源,為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行業重視程度提升,發展步伐加快
在政策引導下,建材行業對智能製造的重視程度達到新高度。重點骨幹企業將智能製造視為重要發展戰略,推進智能製造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像水泥行業的中國建材、海螺水泥,玻璃行業的凱盛科技、南玻集團,建築衛生陶瓷行業的新明珠陶瓷、九牧衛浴等企業,都在智能化發展道路上加快步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此同時,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共同推動建材行業智能化進程。
(三)試點示範發揮引領作用,推廣應用加速
國家持續開展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行動,建材行業眾多企業積極參與。截至 2023 年 11 月,2 家企業入選智能製造標杆企業,12 家企業入選智能製造試點示範,8 家企業入選智能製造示範工廠,27 家企業入選智能製造示範典型場景。行業層面,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組織的 「六零工廠」 揭榜掛帥科技攻關,以及建築材料工業信息中心開展的建材行業智能製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遴選工作,都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加速了智能化技術在行業內的推廣應用。
(四)智能化技術廣泛應用,行業水平逐步提高
通過不斷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數位化、智能化和工業網際網路在建材行業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數位化礦山系統、無人駕駛礦卡、先進過程控制系統等一系列智能化技術和系統得到廣泛應用,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大幅提高,數字礦山、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和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不斷湧現,有效提升了建材行業的智能化水平。
建材行業推進智能製造數字轉型,對提升勞動生產率起到了關鍵作用,推動了行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2022 年,建材規模以上企業人均技術裝備比 2012 年增長 87%,人均產值比 2012 年增長 78%,智能製造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水泥行業智能化成果斐然
水泥行業藉助生產工藝優化、智能質量控制、智能發運等系統的應用,實現了關鍵過程控制參數波動變化率保持在 3% - 5%,質量檢測準確率提升 3% - 5%,能源利用率提升 3%。日產 5000t 生產線定員也減少到 60 - 80 人,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二)玻璃行業智能化成效顯著
玻璃行業應用運營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等智能化系統後,生產效率提升 20%,中間庫存降低 30%,設備稼動率提升 10%,工廠人員減少 10%。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智能化為玻璃行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和運營優勢。
(三)建築衛生陶瓷行業智能化收穫頗豐
建築衛生陶瓷行業通過應用多種智能化系統,一線人員數量減少 50%,生產效率提高 20% 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 15% 以上。智能化改造讓該行業在人力成本降低的同時,實現了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雙提升。
(一)建材智能化裝備升級趨勢
2025 年,圍繞建材行業裝備智能化需求和生產工藝要求,行業將加大智能裝備研發投入。一方面,加強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與配套企業的聯合攻關,提升智能裝備產業化應用水平。不僅會夯實智能傳感器、分布式控制系統等通用裝備的應用,還會加速研製智能質檢設備、智能倉儲裝備和智能採礦裝備等。另一方面,針對勞動力密集環節,大力推廣智能巡檢機器人、施釉機器人等專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同時,加深製造裝備與數字孿生、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融合,提升行業生產裝備智能化水平。
(二)建材智能化技術創新趨勢
建材行業將進一步強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在智能化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突破建材產品優化設計、基於機理和數據驅動的混合建模等基礎技術,研發推廣原料和配料控制、窯爐控制等共性技術以及關鍵核心工業軟體。在新興技術推廣應用上,持續推動 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工藝的深度融合,探索其在智能礦山、質量在線檢測等環節的應用。此外,加速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提升產業上下游、企業間及企業內部的協同能力。
(三)建材智能化推廣應用趨勢
不同規模和細分領域的建材企業,智能化推廣應用趨勢有所不同。集團型企業從單個或局部應用試點開始,成熟後向集團內部全面推廣,搭建集團級運營管控平台和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提升集約管控能力。生產企業主要針對生產過程關鍵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實施 「機器換人」,建設智能製造場景,逐步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中小企業則以數位化改造為主,應用成熟解決方案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雲化等改造,推動工藝流程優化和技術裝備升級。
(一)行業智能化發展不均衡
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細分行業方面,水泥、玻璃等行業智能化發展較快,成效明顯;而混凝土與水泥製品、牆材、非金屬礦等行業大多還處於自動化發展階段。企業層面,重點骨幹企業重視智能化升級,投入動力和能力強,發展水平和效果較好;但眾多中小企業對智能製造重視不夠,投入動力不足,發展較為緩慢。
(二)關鍵技術自主研發能力薄弱
儘管建材行業智能化取得了一定進步,但在智能化裝備、工業軟體等關鍵技術方面,自主研發能力仍有待加強。這不僅制約了行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提升,還對行業的安全高質量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行業數位化基礎有待夯實
現有數字基建難以完全滿足智能工廠改造需求,網絡安全工作開展相對緩慢,網絡的高實時性、高穩定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企業尚未建立統一的數據集成和管理平台,數據無法全面分析與利用,不能為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四)複合型人才短缺
隨著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深入,對既懂行業專業知識又懂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這類人才缺失,限制了行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築牢發展根基
依託建材骨幹企業,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以及智能部件、裝備、系統的研發力度。引導各類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開展基礎元器件和智能產品的研發與應用,突破智能控制、數據採集分析等核心技術,為建材工業智能製造奠定堅實的硬體和軟體基礎。
(二)強化試點示範推廣,發揮引領作用
加快實施窯爐優化控制、智能倉儲物流等先進技術方案,培育一批集智能生產、智能運維和智能管理為一體的建材智能工廠,打造一批安全、高效、綠色的數字礦山,並在行業內大規模複製推廣,充分發揮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
(三)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應用,促進融合發展
鼓勵建材企業積極探索 「5G + 工業網際網路」 模式,應用大數據、數字孿生、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無人駕駛、安全生產等特定場景與工業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加快建材行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應用,發展創新應用平台,開發建材工業 APP,實現製造資源和製造能力的互聯互通。
(四)形成系統解決方案,滿足發展需求
建材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鼓勵供應商與建材企業加強合作,針對窯爐控制、物流倉儲等關鍵環節的智能化需求,提鍊形成輕量化、易維護、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加快培育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專業化、高水平、一站式集成服務,滿足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的多樣化需求。
(五)推進智能製造標準化,規範行業發展
動態優化建材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加快開展水泥、玻璃等領域關鍵技術標準的研製。加強智能工廠、智能礦山建設和新技術應用等重點標準的試驗驗證和應用試點,推動試點成果在行業企業中的廣泛應用,促進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的規範化。
綜上所述,建材行業智能化發展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2025 年,隨著智能化裝備升級、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的不斷推進,建材行業有望在智能化發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然而,行業發展不平衡、關鍵技術自主研發能力不強、數位化基礎薄弱以及複合型人才短缺等問題,仍需要行業各方共同努力解決。通過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試點示範推廣、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形成系統解決方案和持續推進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等措施,建材行業能夠更好地適應智能化發展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更多建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