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碳化矽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憑藉其高功率密度、耐高壓高溫、低能耗及抗輻射等優異性能,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5G通信、高效電源和智能電網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支撐。近年來,我國碳化矽產業在材料研發和器件應用上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襯底製造和外延技術方面已具備全球競爭力。然而,碳化矽器件的規模化應用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電網領域,其潛力尚未完全釋放。隨著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碳化矽將在未來電力系統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碳化矽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碳化矽襯底是碳化矽產業鏈的核心環節,近年來我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2024年,國內碳化矽襯底行業產能創下歷史新高,標誌著我國在這一關鍵技術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12英寸碳化矽襯底的研發成功,為行業技術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導電型碳化矽襯底可分為p型和n型,其中p型碳化矽襯底在高壓大功率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基於p型碳化矽襯底製備的N溝道SiC IGBT器件在20千伏以上的高壓環境下已得到驗證,為特高壓功率器件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然而,碳化矽襯底的發展並非僅僅依賴於尺寸的擴展。行業專家指出,未來碳化矽襯底的研發方向應更加注重綜合性能優化,包括提升材料品質、降低成本以及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當前,新能源汽車是碳化矽器件最大的應用場景。碳化矽器件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能效,降低能耗,並支持更高功率密度的設計。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碳化矽器件在這一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碳化矽器件在電網領域的應用也逐步展開。2022年9月,我國首座35千伏/5兆瓦碳化矽柔性變電站在河北保定投入運行,標誌著碳化矽電力電子變壓器製造技術取得關鍵突破。柔性變電站能夠實現「源網荷儲」多元素交直流柔性互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電網領域被認為是碳化矽產業發展的新藍海。隨著能源革命對電網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的要求不斷提高,碳化矽器件在高壓輸電、新能源接入和柔性變電等環節的關鍵作用日益凸顯。與傳統矽基器件相比,碳化矽器件在高壓下的阻斷能力和導通能力具有明顯優勢,適用於特高壓應用領域。
未來,隨著分布式電源的普及和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電網對碳化矽器件的需求量將呈現指數級增長。行業專家預測,萬伏千安級碳化矽器件在近年內實現樣品研製後,將逐步進入商業化批量應用,屆時國產碳化矽器件有望全面覆蓋高壓輸電領域。
儘管碳化矽產業在材料技術和器件應用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規模化應用的「最後一公里」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碳化矽器件的可靠性和綜合成本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此外,碳化矽產業鏈的完整性也亟待提升,特別是在器件技術發展方面,目前仍滯後於材料技術。
為推動碳化矽產業的持續發展,需緊扣「雙碳+新基建」需求,加快技術成熟和應用落地。全產業鏈協同攻關將成為關鍵,包括材料研發、器件製造和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
總結
碳化矽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正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電網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國在碳化矽襯底製造和外延技術上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但在器件應用和產業鏈完整性方面仍需進一步突破。隨著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碳化矽將在未來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全產業鏈協同攻關,加快技術成熟和規模化應用,碳化矽產業有望為新能源革命和智能電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更多碳化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化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