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4月15日,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盛大開幕,吸引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關注。在這場展會上,一家專注於半導體封裝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攜兩款全新升級的鍵合焊線機亮相,憑藉其強大的國產替代能力和工藝突破,成為展會焦點。這兩款設備不僅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更在關鍵工藝上展現了國產設備的潛力,為半導體封裝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功率半導體器件封裝行業,粗線鍵合工藝一直是關鍵環節,但長期以來,這一領域幾乎被進口設備壟斷,國產設備的市場滲透率甚至不足5%。面對這一現狀,國內企業決定迎難而上,推出全新升級的粗線鍵合焊線機。這款設備採用雙頭設計,面向單排與多排的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關鍵技術集中在超高精度送料系統、直驅控制技術和圖像識別能力的融合。尤其是在當前鍵合工藝往鋁帶、銅線,甚至銅帶等多規格線材焊接的趨勢下,這款設備展現了極強的工藝兼容性,已在多個細分應用場景中得到驗證。
另一款備受關注的設備是模塊鍵合焊線機,主要應用於新能源電池、IGBT/SiC模塊、大功率雷射器等場景。設備支持鋁線和銅線鍵合工藝,焊接區域達300mm x 300mm,適配單軌道或多軌道的自動化送料系統,具備模塊級別的柔性製造能力。這款設備的推出,不僅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更在性能上實現了與進口設備的比肩。部分頭部客戶已啟動工藝導入項目,顯示出國產設備在穩定性、可持續交付能力以及對工藝需求的深度理解方面的優勢。
與許多國內設備廠商不同,這家企業不把重點放在價格競爭上,而是專注於「打穿底層技術與關鍵工藝」。他們自主開發了運動控制算法、圖像識別系統、超聲波發生器及換能器,甚至包括整套封裝工藝所需的可變頻控制、直驅平台、柔性夾具等模塊,力求讓設備不僅能跑起來,而且跑得穩、焊得准。在分立器件應用領域的粗線焊接設備,其穩定性和良率已經能與主流進口設備比肩。客戶在驗證階段反饋良好,認為這已經不是「勉強能用」的國產替代,而是「可以信賴」的設備。
國產設備進入鍵合機市場領域的邏輯清晰、定位精準。它既不是靠低價拼搏,也不是泛泛試水,而是直接瞄準了長期受制於人的國產替代技術空白區,憑藉著自身多年的設備行業技術積累,一步步用實力去說話。其他設備廠商做不了的事,這家企業願意去做、也正在做成。這種姿態,或許正代表著國產裝備突圍者的一種新的方向。
總結
在半導體封裝領域,國產設備正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突破,逐步打破進口設備的壟斷局面。兩款全新升級的鍵合焊線機不僅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更在關鍵工藝上展現了國產設備的潛力。未來,隨著更多頭部客戶的導入和工藝驗證的深入,國產設備有望在半導體封裝領域占據更重要的地位,為行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更多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