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力新能源行業2025年一季度展望:需求強勁,業績修復在望

電力新能源行業2025年一季度展望:需求強勁,業績修復在望

2025-04-25 08:42: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一季度,電力新能源行業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勁的需求增長勢頭,業績修復前景樂觀。新能源車、風電、光伏、儲能和工控等領域均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產業鏈各環節的排產和出貨量顯著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支撐。以下從多個維度對行業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分析。

  一、新能源車:淡季不淡,鋰電產業鏈量增利穩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到242.1萬輛,同比增長37.2%。動力電池銷量更是高達285.8GWh,同比大幅增長73.7%。儘管是傳統淡季,但新能源車需求依然旺盛,鋰電產業鏈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普遍高於去年同期。隨著新增產能的放緩,供需關係邊際收緊,盈利能力得到支撐。預計多數鋰電企業將實現量增利穩,其中鐵鋰和負極環節表現尤為突出。此外,固態電池和鈉電技術的產業化步伐加快,換電模式的推廣也為行業注入新動力。

  二、風電:陸海風開工提速,產業鏈排產出貨高增

  受益於新能源入市搶裝和2024年招標量的高增長,2025年一季度風電需求保持高景氣。國內風機定標量達到36.13GW,同比增長112%。產業鏈排產和出貨量顯著提升,部分零部件環節的漲價有望落地,進一步驅動盈利能力提升。海風項目陸續開工,預計將支撐2025年海風裝機量的高增長。同時,歐洲海風政策加碼,預計2025年歐洲海風新增裝機量將達到4.52GW,同比增長74%。海纜、管樁和風機等環節將受益于海風和出口的放量。

  三、光伏:搶裝驅動產業鏈漲價,虧損環比收窄

  受新能源入市搶裝影響,2025年一季度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59.71GW,同比增長30.5%。搶裝驅動產業鏈排產提升,量價齊升的趨勢明顯,虧損環比收窄。展望二季度,搶裝排產結束後可能進入需求真空期,疊加川滇豐水期臨近,部分產能存在復產預期,產業鏈量價或短期承壓。BC電池等新技術的產業化進展加速,供給側政策和市場化出清將改善行業供需錯配,建議關注矽料、電池和玻璃等環節。

  四、儲能:中美搶裝搶出口支撐需求,歐洲工商儲大儲起量

  2025年12月,國內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1.12GWh,同比增長41.8%。一季度中標規模高達93.88GWh,531入市時間點前存在搶裝現象。美國市場新增裝機2.42GWh,同比增長433%,終端裝機需求高增且存在搶出口現象。歐洲市場戶儲庫存基本回落到合理水平,但終端裝機仍承壓,工商儲與大儲需求起量。新興市場中,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區戶儲需求受停電、電價上漲和政策補貼驅動,沙特、阿聯的大型大儲項目陸續發貨。多市場需求驅動下,預計一季度逆變器和儲能系統公司營收將同比高增,中國大儲與新興市場放量的光儲標的增幅或更為明顯。

  五、工控:需求向好,AIDC、機器人方向熱度高

  2025年3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0.5%,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國內製造業活動加速回暖。一季度頭部企業訂單增長較好,工程機械電動化、風電、鋰電等行業訂單表現突出。AIDC方面,國內數據中心建設有序進行,建議持續跟蹤招標進展。機器人產業正加速從研發階段步入量產階段,高壁壘高價值量零部件環節與國產頭部人形機器人企業值得關注。

  總結

  2025年一季度,電力新能源行業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勁的需求增長勢頭,業績修復前景樂觀。新能源車、風電、光伏、儲能和工控等領域均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產業鏈各環節的排產和出貨量顯著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支撐。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進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行業未來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更多電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