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製造業作為傳統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2025年,我國製造業在數位化轉型的推動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27.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6.1%和56.2%。這些數據表明,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已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市場勢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及其調節效應仍需深入探討。本文通過對製造業市場勢力與企業績效的關係進行分析,探討數位化轉型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為製造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參考。
市場勢力是指企業在市場中影響商品價格的能力。具有市場勢力的企業能夠通過影響或制定產品市場價格,獲得更高的利潤,從而提升企業績效。實證研究表明,市場勢力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市場勢力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ROE)和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th)。具體而言,市場勢力對淨資產收益率的回歸係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市場勢力不僅能顯著提升當期企業績效水平,還能實現企業績效的長期增長。
製造業行業市場前景分析顯示數位化轉型對製造業企業績效的影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數位化轉型可能通過構建數字壁壘、強化產品差異或加強用戶鎖定,提升企業的市場勢力,從而正向調節市場勢力對企業績效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數位化轉型也可能通過弱化市場邊界、加劇市場競爭或擴大消費者選擇,削弱市場勢力對企業績效的提升作用。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當前數位化轉型在市場勢力提升企業績效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負向調節作用。具體而言,數位化轉型與市場勢力的交互項對淨資產收益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回歸係數均為負值,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表明,儘管市場勢力能夠提升企業績效,但數位化轉型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削弱作用。
製造業行業內部存在差異,不同行業在數位化轉型和市場勢力提升企業績效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徵。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分類標準,將製造業分為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製造業和其他製造業三類。異質性分析結果顯示,市場勢力對裝備製造業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的提升作用相對較弱,而數位化轉型在裝備製造業中的負向調節效應更為顯著。這可能是因為裝備製造業以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是企業績效的主要決定因素。數位化轉型加劇了裝備製造業中的價格競爭,削弱了市場勢力對企業績效的提升作用。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市場勢力能夠顯著提升製造業企業的績效,但數位化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主要表現為負向調節作用。裝備製造業中,數位化轉型的負向調節效應更為明顯。基於上述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政府應加快建設有利於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市場環境: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權和專利保護制度,出台相關法規體系,提升勞動力整體數位化素養,促進人崗適配。
政府應加強對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政策支持力度: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出台補貼政策或動員社會資本,資助中小企業進行數位化改造;建立數字崗位職業標準和培訓標準,出台中小企業人才引進優待政策;鼓勵中小企業與行業內龍頭企業建立數位化轉型合作關係。
企業應注重將數位化轉型與自身資源和競爭優勢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數據分析,精準定位目標群體和市場,優化產品和服務,提升營銷效率和客戶關係管理。
企業應制定周密的轉型計劃以應對數位化轉型的風險:科學評估經營情況和業務現狀,明確轉型目標和里程碑,建立合理的轉型進度監測與調整機制,確保轉型目標的實現。
通過以上措施,製造業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數位化轉型帶來的挑戰,充分發揮市場勢力和數位化轉型對企業績效的積極作用,推動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更多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