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4月28日,國內能源與資本市場迎來重要動態。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標誌著我國核電建設進入新階段。與此同時,海源復材因財務問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而中國稀土則在一季度實現扭虧為盈。這些事件不僅反映了能源領域的政策導向,也揭示了資本市場的運行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於2025年4月27日決定核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這是2025年國內核電項目審批的首次開閘。新項目均採用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其中包括8台華龍一號機組。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我國在核電技術上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展現了政府對能源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
核電項目的核准標誌著我國核電建設持續穩步推進。通過採用先進技術,這些項目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核電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同時為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5年4月27日,海源復材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4月28日停牌一天,自4月29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海源復材」變更為「ST海源」。主要原因是公司2024年度利潤總額、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負數且扣除後的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
這一事件凸顯了海源復材面臨的嚴峻財務狀況,提醒投資者關注企業基本面,理性投資。同時,也反映出監管層對市場秩序的嚴格管理,有利於維護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2025年4月27日,中國稀土發布第一季度報告,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7.28億元,同比增長141.32%,歸母淨利潤為7261.81萬元,同比扭虧。公司介紹,一季度稀土市場部分產品價格回升,公司調整了銷售策略,營業收入增加。
儘管中國稀土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顯示營業收入為30.27億元,同比下降24.09%,歸母淨利潤為虧損2.87億元,但2025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顯示了公司在市場調整和銷售策略優化方面的成效。公司仍需加強內部管理,以應對行業波動和市場競爭。
總結
2025年4月28日的動態事件,從核電項目的核准到資本市場的波動,反映了我國在能源與經濟發展中的多重考量。核電項目的推進展現了我國在能源技術上的自主創新和綠色發展的決心,而資本市場的警示與扭虧則提醒企業在複雜環境中需加強管理與策略調整。這些事件共同構成了2025年能源與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為未來的政策制定和市場運行提供了重要參考。
更多工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