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能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我國風電與光伏發電合計裝機容量達到14.82億千瓦,首次超過火電裝機的14.5億千瓦,標誌著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體系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體現了我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顯著成效,也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火電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達到7675萬千瓦,同比增長21%,占新增裝機總量的90%。其中,水電新增裝機213萬千瓦,風電新增裝機146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597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9萬千瓦。從累計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9.66億千瓦,同比增長24%,占我國總裝機容量的57.3%。具體來看,水電裝機4.38億千瓦,風電裝機5.3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9.4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6億千瓦。
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其發電量也穩步提升。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81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7%,占全部發電量的35.9%。其中,風電與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53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1%,在全社會用電量中占比達到22.5%,較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風電與光伏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110億千瓦時,已經超出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量。這一數據表明,可再生能源在滿足電力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增長上,更體現在其對能源結構轉型的深遠影響。截至2025年3月底,風電與光伏發電合計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火電裝機,這一歷史性突破標誌著我國能源結構正在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轉變。未來,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持續下降,其在能源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近年來,國家在政策層面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通過完善補貼機制、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顯著增長,正是政策支持與市場驅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未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將在能源體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總結
我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不僅實現了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歷史性突破,更推動了能源結構的深刻變革。截至2025年3月底,風電與光伏發電合計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火電裝機,標誌著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體系中的主導地位逐步確立。未來,隨著政策支持的持續加碼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可再生能源將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更多火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火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