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工業領域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正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為應對這一挑戰,相關部門近日啟動了2025年度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的推薦工作,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裝備升級,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此次推薦工作涵蓋五大類技術裝備,為工業節能降碳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工業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在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電子等行業,工藝革新與流程優化技術成為節能降碳的關鍵。例如,短流程製造技術能夠顯著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數據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機房等領域的節能和能效提升技術也備受關注,如算力與能源協同應用、高效製冷、高效供配電、綠色智算系統解決方案等,這些技術將有效降低信息通信領域的能源消耗。
清潔低碳氫製備及應用、高效儲能、工業綠色微電網等可再生能源消納技術,正在成為工業用能低碳轉型的重要支撐。同時,餘熱余壓高效利用、系統能量梯級利用、電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補技術,也為工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這些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加速工業用能結構的優化和低碳化進程。
低碳原料燃料替代、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高值化轉化利用、碳排放核算監測、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與替代等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是工業減碳的核心手段。這些技術不僅能夠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還能通過碳捕集和轉化利用,實現碳資源的循環利用,為工業減碳提供了新的思路。
數位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5G等信息通信技術,正在實現能源消費和碳排放信息的採集、智能分析、精細管理和系統優化。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推動工業領域數位化與綠色化的深度融合,為工業節能降碳提供智能化支持。
能效指標達到或優於相關國家標準1級能效等級的工業量產裝備,包括電動機、變壓器、工業鍋爐、風機、容積式空氣壓縮機、工業製冷設備、熱泵等,是工業節能降碳的重要硬體保障。這些高效節能裝備的推廣應用,將顯著提升工業領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總結
此次2025年度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的推薦工作,為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技術路徑和裝備支持。通過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技術、用能低碳轉型技術、工業減碳技術、數位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技術以及高效節能裝備的推廣應用,工業領域將加速實現節能降碳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力量。
更多工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