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鍛造新質生產力:四川新興產業崛起之路

鍛造新質生產力:四川新興產業崛起之路

2025-04-29 09:03:1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四川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新興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從人工智慧到綠色氫能,從低空經濟到無人機產業,四川憑藉其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創新驅動,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多元化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這些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四川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國新興產業的布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一、人工智慧產業:從基礎到應用的全面突破

  四川在人工智慧產業鏈上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從基礎層到技術層,再到應用層,四川實現了全產業鏈的覆蓋,尤其在晶片設計和機器人關節研發方面走在全國前列。2025年3月19日,一批「四川造」人形機器人、機器犬、工業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產品集中展示發布,標誌著四川人工智慧產業的嶄露頭角。目前,四川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產品已覆蓋超80%的工業場景,成為工業製造領域不可或缺的助手。

  二、低空經濟及無人機產業:後勁十足的創新力量

  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區之一,四川在低空經濟及無人機產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依託成都、自貢等地的產業集聚,四川形成了涵蓋研發製造、整機組裝、飛行控制的低空經濟產業鏈。從成都市高新區的「中國歐洲中心」到雙流機場,乘客打車或乘坐其他地面交通工具需耗時約30分鐘,而打「飛的」最快僅需3分鐘。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攜手民航探索「民航+低空出行」聯程服務,預計在2026年至2030年開啟城市間點對點的固定飛行線路商業化試運營,通過eVTOL完善城市空中交通的「毛細血管」。

  三、綠色氫能產業:技術突破與生態構建

  四川在綠色氫能產業方面實現了新突破。自2010年開始推動氫能高端裝備領域的前瞻研發布局,四川目前已聚集氫能產業上下游企業及科研院所超150家,形成了覆蓋全產業鏈的生態體系。相關企業在燃料電池、制氫裝備、加氫裝備、儲氫裝備、基礎材料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部分產品做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對標。全國首個光解水制氫商業化項目在攀枝花開建,進一步推動了四川綠色氫能產業的發展。

  四、鏈式生長:優化高質量發展生態

  四川注重集中資源建圈強鏈,培育產業協同發展的「生態雨林」。在工業無人機領域,成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湧現出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初步形成工業無人機產業集群效應。四川也是全國重要的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具備大力發展綠色氫能產業的先天優勢,其氫能應用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通過深化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四川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成果為相關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深化改革:激發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體制機制的持續優化。四川以問題為導向,借力招商引資破解發展短板,健全全省重點產業鏈協同推進機制,實施強鏈補鏈延鏈精準招引行動。四川向改革要動力,針對國資國企、民營經濟、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改革。今年,四川新組建了四川能源發展集團,總資產超3900億元,以進一步提升四川能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戰略支撐保障功能。同時,四川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實施違規設置市場准入門檻等「專項治理」;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持續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與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及做法。

  總結

  四川在新興產業的發展中,憑藉其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創新驅動,逐步構建起一個多元化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從人工智慧到綠色氫能,從低空經濟到無人機產業,四川正以昂揚的姿態,立足資源稟賦優勢,鍛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通過深化改革、優化生態、鏈式生長,四川不僅為自身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全國新興產業的布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未來,四川將繼續在新興產業的賽道上勇立潮頭,推動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更多鍛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鍛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