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液晶材料作為顯示領域的核心要素,其性能和品質直接影響著顯示設備的質量與用戶體驗。隨著液晶顯示器在眾多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液晶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始終是行業熱點。含氟液晶材料憑藉獨特性能優勢,在液晶材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其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備受關注。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液晶材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TFT-LCD 作為高端主流顯示模式,對液晶材料有著嚴苛要求,如需保持高電壓保持率、適當的 Δn 以獲得優良對比度和顯示性能,同時要求較低粘度以提高響應速度。含氟液晶材料因氟原子的引入,滿足了這些需求並引領液晶材料發展。氟原子的強電負性,增加了介電各向異性值,降低了粘度,拓寬了向列相溫度,有效縮短響應時間,使液晶材料具備高電阻率和高電壓保持率,還增強了液晶分子的光和熱穩定性。TFT-LCD 用液晶材料的合成設計,多圍繞以氟原子或含氟基團取代極性端基、在側鏈和橋鍵引入氟原子、重視含環己烷骨架分子、應用乙撐類柔性基團作橋鍵等方面進行。
當前 TFT-LCD 液晶材料多以氟原子或含氟基團進行結構設計。端基含氟的液晶材料與端基氰基液晶相比,能有效降低 Δε 介電各向異性值,呈現相變區間窄、清亮點低的特點。側向氟取代液晶材料,即在液晶分子剛性環側位引入氟原子,具有分子偶極矩以及 Δε 值高、閥值電壓低、粘度降低等優點,常用於高清亮點及寬溫液晶材料。在連接橋鍵上引入氟原子的液晶材料,可增大分子軸向介電常數 Δε,改變分子立體構型,降低液晶熔點,滿足更高品質需求。不過,含氟液晶材料生產工藝複雜,對純度要求極高,達到 99.95% 以上,且下游廠商認證周期長,企業間存在較高技術和客戶壁壘。
含氟芳香中間體是醫藥、液晶、農藥等領域的重要原料,液晶用含氟芳香中間體以二氟代、三氟代和五氟代苯酚類化合物最為常用。傳統含氟芳香中間體合成工藝複雜,三廢污染嚴重,產品純度要求高,導致生產難度大。目前國內僅有少數企業生產,產品種類單一,大部分生產工藝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產品價格昂貴,制約了 TFT-LCD 液晶材料在國內的發展。但從產業價值來看,我國無機氟化物和苯類化合物產能大、售價低,通過加工生產氟代芳香化合物,進而製備液晶用含氟芳香中間體,產品售價大幅提升,從萬元 / 噸的原料到數萬元 / 公斤的中間體,產業鏈可實現原料附加值的大幅增長,具有巨大經濟價值。
全球主要的四大液晶材料生產公司壟斷著中高檔液晶材料市場,其中默克、智索和 DIC 三家壟斷 TFT 液晶市場,市場份額分別為 50%、40% 和 6% 。大陸雖為全球液晶單體和中間體最大產地和供應基地,且有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 65% 以上,但主要生產中低端液晶材料。下游 TFT-LCD 終端電子市場進入平穩增長期,2011 - 2014 年全球 TFT-LCD 產量穩速增長,增速約 10%,2014 年全球液晶單體需求量超 800 噸,市場規模超 50 億元。預計到 2015 年,我國 TFT-LCD 大尺寸面板市場規模將達近 9 億片,中小尺寸面板需求達 26 億片,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我國是全球液晶材料第 4 大生產國,但產業結構不均衡,低端的 TN 和 STN 較強,TFT 液晶材料較弱,液晶化學品、單體液晶較強而混合液晶較弱。國內生產液晶材料的企業眾多,但大多以生產中間體、單體為主,具備混晶生產能力的企業極少。TFT-LCD 含氟液晶材料生產存在雜質控制和提純困難等技術問題,難以提供質量和批次穩定的單體液晶。終端 TFT 混合液晶產品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掌控,他們獲取了超過 67% 的壟斷利潤,國內中高端 TFT 混合液晶產品基本依賴進口。不過,國內部分企業通過加大技術引進、研發和設備投入,在 TFT 混晶領域取得一定成果,若能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有望實現液晶材料國產化,打破技術壁壘,降低成本,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推動 TFT-LCD 行業發展。
綜上所述,含氟液晶材料在液晶顯示領域具有關鍵作用和巨大潛力。儘管當前我國在含氟液晶材料市場和技術方面存在諸多挑戰,如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技術與國外有較大差距等,但也擁有原材料和成本優勢,且部分企業已在技術研發上取得進展。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的持續發展,我國有望在含氟液晶材料領域實現突破,改變市場格局,推動整個液晶材料行業邁向新高度。
更多液晶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晶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