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廣東省東莞市的粵豐環保廠區,一座「花園式」垃圾焚燒發電廠正顛覆公眾對固廢處理的認知。通過技術革新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的處理模式,成為行業轉型的縮影。與此同時,瀚藍環境發起的百億級併購案引發關注——這家固廢龍頭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粵豐環保,併購進程已獲股東及法院批准,預計6月2日完成港股退市。這一動作標誌著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從「拼規模」向「提效率」的轉折點加速到來,也預示著企業正通過整合與創新,在低碳經濟浪潮中開闢新賽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垃圾焚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瀚藍環境對粵豐環保的收購,是固廢處理領域存量競爭時代的標誌性事件。根據公告披露數據,粵豐環保旗下35個垃圾焚燒項目覆蓋12省市,日均處理能力達52,540噸,其中超五成產能集中於廣東省內。若併購完成,瀚藍環境將憑藉新增規模躍居行業前三、A股首位,形成更密集的區域布局優勢。此次交易不僅通過資產互補強化市場話語權,更釋放出行業整合提速的信號——監管政策鼓勵聚焦主業,環保企業正利用資本工具加速優質資源集中,以提升運營效率與抗風險能力。
在增量空間收窄背景下,「精細化運營」成為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瀚藍環境與粵豐環保均通過技術升級實現降本增效:2024年瀚藍供熱業務收入達2.12億元,同比增長超30%;粵豐熱能銷售量突破31萬噸,營收增長逾120%,彰顯協同處理模式的潛力。此外,雙方在綠色權益領域表現突出,合計持有綠證近2,000萬張(瀚藍1,100萬+粵豐788.57萬),為碳交易市場提供重要資產儲備。通過數位化轉型打造「固廢工業大腦」,未來可將智能控制技術複製到更多項目中,進一步提升單位產能的發電效率與資源回收率。
行業龍頭正以垃圾焚燒為基點拓展多元價值:一方面,「焚燒+供熱/供電」的綜合能源模式加速落地,瀚藍已實現數據中心綠電直供等創新場景;另一方面,國際化布局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例如,瀚藍通過入股新源中國切入東南亞市場,海外項目日處理規模達3,300噸,並與馬來西亞企業合作探索區域固廢治理。技術輸出同步推進——國內企業在焚燒爐設計、餘熱利用等領域積累的優勢正走向全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結語
從東莞廠區的花園式工廠到百億併購引發的行業變革,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效率革命與價值重構。通過存量整合提升運營質量、以技術創新拓展業務邊界、借力海外市場打開增量空間,龍頭企業正重塑固廢處理行業的競爭邏輯。未來,隨著「雙碳」目標深化與環保標準升級,具備規模效應、技術儲備和全球化視野的企業將主導行業格局,推動垃圾資源化利用從單一發電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為城市綠色循環注入新動能。
更多垃圾焚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垃圾焚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