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的制度創新——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的制度創新——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2025-05-15 06:34:4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發布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是解決「糧財倒掛」難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當前我國13個糧食主產區對全國糧食產量的貢獻已接近80%,對增產貢獻超90%。然而,這些地區普遍存在地方財政薄弱、產業鏈收益外流等問題,亟需通過制度創新構建更可持續的利益分配體系。

  一、糧食主產區的突出貢獻與結構性矛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糧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13個糧食主產區以不足全國半數的耕地面積,支撐了全國近八成的糧食產量和九成以上的增產潛力。但「糧財倒掛」問題凸顯:一方面,主產區受耕地保護政策限制,產業拓展空間有限;另一方面,糧食生產收益較低且成本剛性上漲,導致農民增收困難、地方財政壓力加劇。數據顯示,全國800多個產糧大縣中,多數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出現「產糧大縣、財政窮縣」的倒掛現象。

  二、優化縱向利益補償機制的核心舉措

  中央提出通過政策傾斜與資金支持強化對主產區的直接扶持:一是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央承擔比例,逐步取消高標準農田等項目的縣級配套要求;二是完善產糧大縣獎補制度,根據產量、播種面積和耕地保護成效動態調整補償標準。例如,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降低產糧大縣農業保險的縣級補貼比例,並擴大轉移支付覆蓋範圍,重點支持農田水利、科技推廣等公益性支出,切實減輕地方財政負擔。

  三、推動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的實踐路徑

  為平衡產銷區責任與收益,規劃提出探索建立跨區域橫向補償機制:由糧食主銷區按自給缺口比例繳納資金至中央統籌「資金池」,再分配至主產區用於耕地質量提升和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同時選擇調入調出量大的省份試點市場化指標交易,鼓勵產銷區通過產業合作、技術輸出等方式實現利益共享。這一機制將重點向人均財力較低的產糧大縣傾斜,並允許西部主銷區暫緩納入補償範圍。

  四、強化政策協同確保機制實效

  未來需建立多部門協作的測算體系:統計糧食調進調出數據,明確補償標準與資金分配規則;同時完善專項轉移支付制度,統籌省級土地出讓收入用於高標準農田和種業提升工程。通過中央財政直接投資、降低縣級配套要求等措施,確保政策落地不增加基層壓力。

  總結

  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是破解糧食安全「誰來種糧」難題的制度保障。通過縱向強化中央支持、橫向構建產銷區合作網絡,既能調動主產區抓糧積極性,又能推動產業鏈價值回歸,為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提供長效支撐。這一改革將促進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實現糧食生產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最終形成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更多糧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糧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