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國秋糧正陸續進入成熟期。2022年,農業農村部遴選發布了128個糧油生產主導品種,各地通過持續推廣優良品種,夯實了糧食穩產增產基礎。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吉林省通化市郊區的稻田裡,水稻長勢甚是喜人。從9月末就要開始陸續收割了,2022年的產量又能上一個台階。
近年來我國加大扶持優質稻米生產,擴大優質稻米品種、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向優質化、品牌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現在繁育出的宏科水稻系列18個品種,全部為水稻優質米品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品種連續多年被推介為當地水稻主推品種,並在遼寧、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推廣種植,種植面積超過200萬畝,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當前水稻種植的品種主要特點是產量高,特別突出以中早熟、中熟品種為主,水稻品種出米率高、效益好,農民種它能掙到錢。」高玉森介紹,在白城地區種植量最大的「宏科181」,面積可達到70%左右,還有「宏科57」,比一般的品種都能高出2000斤上下。
繁種是糧食增產豐收的重要基礎之一。未來社會對糧食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育種繁種將不斷追求糧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現在還有很多品種正在選育中,推廣以後能為水稻增產、增效方面帶來更大效益。
2018-2023年糧食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農業農村部重點遴選發布了一批高產優質抗病抗倒伏、區域適應性強的主導品種,通過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確保糧食穩產豐收提供了有力支撐。2022年,中央投入超過22億元,加快提升216個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現代化水平,保障全國70%以上的農作物用種需要。目前,我國的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超過96%,良種對單產的貢獻率超過47%。
2022年註定是動盪的一年,不只是疫情對於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的衝擊,病蟲害多發以及眾多因素的疊加使得全球一度陷入糧食危機的悲觀氛圍。在此背景下,很多糧食出口國在一季度甚至限制糧食出口。
2020年3月24日,越南政府發布一份聲明,3月28日之前將不再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各種大米產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政府要檢測國內大米供應是否能夠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期間的需求。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決定,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這也是繼糧食主要出口國越南、哈薩克斯坦之後,又一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了。除此之外,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糖、土豆和胡蘿蔔,塞爾維亞已經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農產品的出口。國內的糧食危機傳言也一度甚囂塵上,很多人紛紛跑到超市里搶購,當時我們就曾撰文明確表示不會出現糧食危機,後來權威部門也出來闢謠,這才平息。
對於當下的中國來說,短期內不存在出現糧食危機的風險,原因也很簡單。往年的數據表明,正常年份我國每年都會有6億多噸的糧食產量,其中每年消耗掉約4億多噸,剩下約2億噸作為儲備糧。2020年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的全國糧食產量數據,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還是一個豐收之年。另一方面,中國的主糧主要是自我供給,根本不怎麼依賴進口。2019年,中國的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自給率達到98.75%。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中國的大豆特別依賴進口,2019年的進口依存度達到82.93%,其中巴西和阿根廷是我國大豆主要進口國,2019年我國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分別為5767.29、880.26萬噸,占國內大豆總消費量比重為55.62%、8.49%。從目前庫存情況來看,我國大豆、豆粕庫存均處於相對低位,短期若兩國限制大豆出口,或將導致國內大豆、豆粕價格大幅波動。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一點是,目前國家糧價和美元是深度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期間,美元和黃金掛鉤,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美國為了維持美元的強勢地位,將美元與糧食和石油掛鉤。
也就是說,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操控國際糧價,另一方面,如果大量的美元流動性衝進糧食期貨市場,那麼糧價勢必會被抬高。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印錢救市,大量的美元就進入期貨市場將糧價推升,因此造成了大量糧食進口國因無法承擔高價格而出現饑荒的情況。2020年美聯儲又大肆印錢,外界也曾一度擔心國際糧價失控,讀懂了這些,可能大家就會理解了為什麼2022年高層頻繁提及糧食安全的問題。
國內糧食價格持續走高,2022年國有糧食企業倉容大量閒置。我國歷來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除此之外,國內的農業種植也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很多土地被荒廢甚至種上了樹,而根源則是農業的低收益與農村勞動力的流失,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央始終強調堅守18億畝土地紅線,18億除以14億差不多就是一人一畝三分地,符合我們的傳統。
以上就是糧食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