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印度製造困境:多重壓力下的增長挑戰

印度製造困境:多重壓力下的增長挑戰

2025-05-19 00:33: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印巴衝突停火後,印度政府本應迎來喘息之機,但經濟層面的危機正持續發酵。製造業激勵計劃終止、外資加速撤離、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等多重因素疊加,使這個南亞大國的增長前景蒙上陰影。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印度能否扭轉頹勢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一、經濟增長遭遇雙重瓶頸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印度央行與IMF近期接連下調經濟預期,2025財年GDP增速從7.2%降至6.6%,今年全年預測值更是下修至6.5%。這一數值雖在全球仍屬較高水平,但較去年8.2%的峰值顯著下滑,並創下新冠疫情後的最低紀錄。

  數據顯示,印度六大製造業部門名義工資同比僅增0.8%5.4%,而同期CPI漲幅達5%6%。持續走高的生活成本削弱了家庭購買力,導致私人消費陷入低迷。外資流動方面更為嚴峻:2024年3月至11月間,外商直接投資(FDI)淨流入驟減至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5億美元暴跌九成。

  二、貿易衝突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正深刻影響印度出口結構。自川普政府宣布對印加征26%關稅後,機械、電子設備等占印美貿易額近半的核心品類面臨衝擊。分析人士預估,87%的輸美商品將受影響,可能導致明年對美出口減少73億美元。

  儘管印度已提議在首輪談判中削減60%進口關稅,並開放90%美國商品准入通道,但美方仍持續施壓。兩國貿易順差達457億美元背景下,美國要求進一步降低壁壘的訴求與印度保護本土產業的目標存在根本矛盾。

  三、製造業振興計劃提前折戟

  耗資230億美元的"製造激勵計劃"在實施四年後宣告終止。該計劃原旨在2025年前將製造業占比提升至GDP的25%,但成效遠低於預期:企業僅完成37%生產目標,政府補貼發放不足8%。官僚體系效率低下導致大量資金閒置,部分達標企業因審批延遲無法及時獲得獎勵。

  印度正考慮調整補償機制,通過直接補助建廠投資加速項目落地,但這未能消除外界質疑。分析人士指出:"當規模空前的振興計劃都難達預期時,未來的產業政策能否奏效令人存疑。"

  總結來看,印度經濟正面臨多重結構性挑戰:外部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內部製造業改革受阻、消費市場動力不足。儘管中長期增長潛力仍被看好,但短期內如何平衡保護主義壓力與產業升級需求,將成為考驗莫迪政府的關鍵課題。在大國崛起的道路上,印度需要解決的不僅是地緣政治問題,更需突破經濟發展的深層桎梏。

更多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