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綜述 今年5月20日,全球能源行業的目光聚焦於中國北京。作為世界燃氣大會(WGC)首次落地中國的里程碑事件,本屆會議以"推動燃氣成為未來可持續能源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為核心目標,匯聚了來自70個國家及地區的3000餘名代表和300餘家企業。這一盛會不僅彰顯了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重要作用,更通過技術展示、產業對話與國際合作,為全球燃氣行業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標誌著國際燃氣聯盟(IGU)首次將這一全球規模最大的燃氣行業盛事引入亞洲。作為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和第三大消費國,中國通過舉辦此次大會展現了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決心。會議期間舉辦的80餘場論壇與特色活動,涵蓋技術創新、金融合作及數位化轉型等主題,為全球能源企業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
作為成立於1931年的權威機構,IGU通過WGC2025進一步強化其在能源轉型中的核心作用。數據顯示,大會展覽面積達歷史峰值的5萬平方米,其中超過半數展位由殼牌、埃克森美孚等國際頂級能源企業占據。IGU負責人指出,中國作為聯盟成員最多的國家之一,正通過深度參與組織治理與技術轉化,加速全球燃氣產業鏈的低碳化升級。
大會主辦方強調,此次會議對中國燃氣行業具有戰略意義:展示了國內企業在液化天然氣(LNG)、智能管網等領域的創新成果;通過理解國際前沿技術與政策導向,推動產業標準接軌;最終實現與全球夥伴的共贏。數據顯示,國家管網集團依託開放服務平台已服務1300家下游用戶,中小託運商數量增長超十倍,顯著提升了資源調配效率。
在裝備製造領域,中海油展出的"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項目成為焦點。這一總投資230億元的工程,不僅實現了我國1500米級深水氣田自主勘探開發的歷史性跨越,其搭載的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台更展現出中國在海洋能源領域的技術自信。該氣田探明儲量超千億立方米,二期工程投產後將進一步助力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長。
中國石化展出的"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是全球首個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驅油一體化示範工程。通過將液態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藏,該項目每年可減少100萬噸碳排放,並提升石油採收率。這一創新模式不僅為非常規油氣開發提供新路徑,更推動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突破4200億立方米,加速能源結構向清潔化轉型。
總結 今年的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以"技術+合作"雙輪驅動,全面展現了中國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角色轉變。從深海氣田開發到智能管網建設,從CCUS碳減排實踐到國際企業聯合參展,會議不僅鞏固了我國在天然氣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更通過開放合作推動構建全球燃氣行業綠色發展的新範式。隨著大會成果的持續落地,其對可持續能源系統的貢獻將持續釋放。(鄭青亭/攝)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