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中國與馬來西亞、尼泊爾、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在瑞士日內瓦共同主辦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傳統醫藥邊會。作為世衛組織成員國首次舉辦的同類主題會議,本次邊會聚焦如何將傳統醫學納入各國公共衛生體系,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探索路徑。來自多國的高級別衛生官員、專家學者及國際組織代表共100餘人參會,圍繞傳統醫藥標準化建設、區域合作機制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衛生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中國代表團高層代表在主旨報告中強調,中醫藥作為全球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形成覆蓋預防、治療、康復的完整服務體系。通過建立符合現代醫療標準的質量控制體系和人才培養機制,中醫藥正成為推動衛生服務可及性提升的關鍵力量。數據顯示,中國近年來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中醫適宜技術覆蓋率超過90%,為偏遠地區民眾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健康保障。
馬來西亞代表指出,在整合傳統醫藥與現代醫療體系過程中,該國已形成"雙軌並行"的衛生服務模式。通過立法規範草藥製劑標準和從業資質認證,傳統療法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比例提升至35%。尼泊爾則重點推進傳統醫學教育改革,要求所有執業醫師完成至少120學時的傳統醫學課程培訓,確保知識傳承與現代醫學理論有效融合。
塞席爾代表提出建立跨區域傳統醫藥質量認證聯盟的構想,建議通過統一藥用植物目錄和療效評估標準消除技術壁壘。數據顯示,西太平洋地區已有超過20個國家啟動了傳統醫學循證研究項目,相關臨床試驗註冊數量較五年前增長180%。越南衛生部在會議中承諾將投入專項基金用於東南亞傳統醫藥資源資料庫建設,助力區域內知識共享與應急醫療協作。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負責人表示,該機構正加快制定《全球傳統醫學戰略2030》實施路線圖。重點包括完善草藥監管體系、推動傳統醫學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以及建立跨境藥材供應鏈安全監測網絡。統計顯示,目前已有49個成員國將傳統醫藥相關內容寫入國民健康政策規劃。
本次邊會達成共識:通過強化教育標準、優化服務整合機制和深化區域合作,傳統醫藥有望在未來十年內為全球15億新增人口提供基礎衛生保障。與會各方呼籲國際社會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在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同時提升傳統醫學在公共衛生系統中的貢獻率,共同構建包容可持續的衛生健康共同體。
更多衛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衛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