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美國國防部宣布正式接收卡達提供的波音747客機作為臨時總統專機。這一決定不僅引發國際關注,更在國內輿論場掀起關於外交饋贈、國家安全及行政採購的激烈討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飛機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當地時間21日,美國國防部證實已接受卡達贈送的一架波音747飛機,作為臨時替代現役已有40年機齡的「空軍一號」。國防部分發言人強調,將採取嚴格措施確保專機符合總統使用標準,並稱此次接收流程「完全遵循聯邦法規」。該決定標誌著美政府短期內獲得了一架現代化客機以應對現有專機老化問題。
美國空軍隨後宣布,將通過公開招標確定第三方承包商,負責對新飛機進行安全系統升級和行政空運適配改造。此次改裝需滿足總統專機的通信加密、防禦干擾及緊急逃生等特殊要求,預計耗時數月完成。
儘管國防部堅稱程序合法,但該交易仍引發多方批評。民主黨高層指出,接受外國政府贈送價值數千萬美元的飛機可能涉及「施加影響力」的嫌疑,並呼籲國會介入審查其合規性。部分法律專家認為,根據《美國憲法》,接受此類高額饋贈需獲得立法機構批准,而此次程序是否完備尚存爭議。此外,公眾對卡達提供的專機能否達到美軍最高安全標準提出質疑,尤其在近期波音公司因交付延遲屢遭詬病的背景下,其可靠性備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該事件背後折射出美國政府長期未能解決新「空軍一號」採購難題的窘境。原定由波音公司建造的新一代總統專機項目因設計爭議和成本超支屢次延期,導致現有機隊老化問題加劇。有網友諷刺稱:「波音連自家訂單都完成不了,竟要依賴外國饋贈填補空白。」
總結
卡達捐贈747客機作為臨時「空軍一號」的決定,將美國置於外交禮節、國家安全與政府採購效率的多重爭議中。儘管該舉措為解決專機老化提供了短期方案,但其引發的法律漏洞擔憂和行業信任危機,或將促使當局重新審視未來行政資源管理策略。如何在保障總統安全的同時維護政府透明度,仍是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更多飛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飛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