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開篇綜述)在新疆西北部的廣袤土地上,曾經肆虐的強風如今化作清潔能源發展的澎湃動力。依託老風口、瑪依塔斯等國家級風區資源,塔城地區正加速構建從設備製造到跨境輸出的完整風電產業鏈,並以綠電賦能新興產業集群。通過深化「一帶一路」合作與電網升級工程,這座邊陲新城正在書寫能源轉型與區域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風能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先行發展區,昔日的戈壁灘已崛起為風電裝備製造核心基地。三一(塔城)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實現年產600支風機葉片產能,其產品從84米升級至131米大型化,並已有18套出口哈薩克斯坦。相鄰的中水四局能源裝備公司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年生產400套分片式塔筒,其中24套已遠銷中亞市場。本地化配套的金風風電設備總裝車間,則通過與周邊企業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並拓展跨境訂單。這些企業的集聚發展,使塔城成為輻射中亞的風電裝備製造樞紐。
託里縣老風口區域年均風速達6.04米/秒,這一優質風能資源正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目前該縣已建成併網新能源裝機140萬千瓦,在建規模536萬千瓦,規劃總容量更達2180萬千瓦。依託充沛的綠電供應,綠色智算產業園加速成型:200畝核心區已吸引3家企業入駐,預計形成2.3萬P算力規模,年創產值超20億元並創造500個就業崗位。同時,新疆信達技術有限公司等項目落地進一步印證了風能資源的經濟價值——其化成箔生產線建設將受益於風電配套帶來的低成本電力支持。
面對2025年塔城中西部電網1170兆瓦的供電缺口,總投資超21億元的塔額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加速推進。該工程建成後將大幅提升區域電網承載能力,為千萬千瓦級能源基地建設提供保障。新建線路全長280千米,預計2026年8月投運後,不僅能滿足本地風電開發需求,更將打通向克拉瑪依等地區外送的「綠色電力走廊」,為中亞跨境能源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總結)從風能資源到製造集群,再到綠電賦能新興產業和電網升級突破,塔城地區的實踐展現了邊疆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通過產業鏈協同、要素保障強化與區域聯動深化,這裡正將自然稟賦轉化為經濟動能,不僅助力我國「雙碳」目標達成,更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了清潔能源合作的鮮活案例。在2025年這個關鍵節點上,塔城經驗為同類資源型地區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範本。
更多風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