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我國出口到日本的蜂產品,檢查方式由原來的每批都查(即命令檢查)改為抽樣檢查。武漢市農業局透露,遊戲規則的改變,我省兩家蜂產品企業立下頭功。
2006年,我國一些蜂產品被曝出氯黴素超標,日本立即對我國出口的蜂產品實行「命令檢查」。對日本進口企業來說,每批次蜂產品在港口辦理好檢查手續後入境,需要10天。這10天內,一個貨櫃的滯港費為6000日元,再加上每一個批次的貨物都需檢驗,每次費用高達4至5萬日元,負擔明顯加重。
3月2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主要部門)派專人來華對中國蜂產品進行檢查,我省兩家蜂企——武漢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與孝感三蜂食品有限公司作為全權代表接受考驗。當日,日本代表團趕赴這兩家公司的養蜂基地,進行現場考察。結果日方對成績單十分滿意,從而促成從我國進口蜂產品實行抽樣檢查方式。現在,日本客戶在港口接收到貨品後,只需為隨機抽取部分產品付費,而且沒有貨物停滯期,成本大大降低。
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監督處王華全處長介紹,用湖北蜂蜜代表全國接受考驗,是因為蜂蜜是我省第四大出口農產品,每年出口量都在2萬噸左右,貨值超過3000萬美元,且連續9年出口全國第一。
據介紹,日本的蜂蜜產量有限,全國每年消費量42000噸,85%以上從中國進口。
更多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