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便利店行業投資升溫新面孔不斷 增速好於大商超

便利店行業投資升溫新面孔不斷 增速好於大商超

2017-01-01 14:43:3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便利店作為一種獨特的商業零售業態逆勢增長,成為眾人期待的風口。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價格敏感度,提升了品質和便利需求。90後消費群體崛起、全面二胎放開後年輕群體生活節奏加快、人口老齡化等趨勢催生了「宅、懶、饞、急、忙、老」等需求,便利店貼近消費者,順應消費新趨勢,前景廣闊。

  對於零售行業而言,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理性開店、主動關店的一年。全國範圍內,門店越開越小儼然成為一道不可阻擋的趨勢,包括大潤發旗下的喜士多、永輝旗下的永輝優選等等。便利店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在市場中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國內大型城市消費市場上,外資便利店主導的局面將會發生逆轉;不同於外資便利店以商品和服務維繫運營的模式,更多更有想像力的本土便利店模型正在出現,市民將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消費,這些都是資本大量進入便利店領域可以預見的結果。現在的問題是,僅僅靠錢並不能讓一家便利店建立起完善的單店盈利模型,而沒有盈利模型就藉助資本迅速擴張,很可能陷入「大躍進」;反之,資本則會引爆便利店行業。

便利店行業投資升溫新面孔不斷 增速好於大商超

  新面孔出現

  一家名為「便利蜂」的便利店近日在中關村蘇州街附近密集出現,五店同開,店內擁擠的人群里除了店員和消費者,還有各路便利店同行,這家便利店因為有來自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及其名下斑馬資本的投資和來自原7-11、鄰家的高管團隊而備受關注。這也是北京首家有資本明確支持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的招聘內容中明確寫到,「完成天使輪融資」。不過,截至目前,斑馬資本和便利蜂方面都未透露該筆融資金額及構成。

  北京商報記者在便利蜂多家門店看到,與其他品牌便利店相比,店內多個位置懸掛二維碼,提醒消費者可以下載App進行自助掃碼結帳服務;根據門店宣傳文字顯示,除了掃碼購物,門店還提供預約下單,到店提貨服務,以及周邊300米配送服務,銀科大廈店還設有二層休閒區,方便消費者進餐,總體來看,更多地融入移動網際網路因素是便利蜂明顯的特色。事實上,便利蜂在招聘里將自己定義為「以科技驅動」的便利店企業。

  審視北京市場和上海市場上的品牌便利店,以售賣商品為主,兼顧其他生活服務是主流商業模型,這也是便利店的主要業務,而便利蜂的規劃顯然不止於此,開設24小時便利店只是便利蜂的「前期業務」。

  便利店行業熱度升溫

  便利店的發展與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密切相關,北京市場消費總額去年達到了2萬億元,在這樣龐大到不可知的數字背後,是2000多萬人口的日常消費,北京需要多少便利店來滿足他們?連鎖化品牌化便利店正是北京市商務委鼓勵發展的方向,消費需求加政策引導,資本敏銳地嗅到了機會。天圖資本CEO馮衛東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投便利店是近幾年的投資趨勢,因為便利店具備快速成長性,是線下零售未來最有潛力的領域。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5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5.12%,門店數同比增長21.96%,而百貨和超市業態的增幅僅為個位數。來自紅杉資本的數據顯示,2015年,每天都有3家新的便利店誕生,這個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王洪濤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2016年零售行業中,便利店增長速度最快,增速預計達到兩位數;相反,大業態增速放緩,大商超正在進入調整期,預計今年的增速不及便利店。

  一方面原因在於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們對即時消費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小型門店的價值被重新評估,搭載了諸多網際網路項目的便利店成為零售的新體驗形式,吸引資本進入。

  資本圖什麼

  2016年中國便利店大會上,厚谷投資創始合伙人徐大衛曾表示,作為中國零售業態裡面發展快、潛力大的細分領域,便利店業態在中國的資本市場鮮有表現,「在大概3000家的A股企業中只有紅旗連鎖和中百在A股有所呈現」。便利店開店模式帶來的高成本對公司的競爭力構成衝擊,基於直營的增長模式難以獲得資本的認可。特許加盟發展到一定規模會出現瓶頸。

  另外,國內便利店品牌區域化明顯,儘管在某一個區域有領頭羊品牌,比如深圳美宜佳及天福、上海全家、北京好鄰居等,但全國性品牌幾乎沒有。「一個成熟市場、一個區域的連鎖,只有有限的幾百家店,其實對資本來說價值非常有限。」徐大衛認為,如果想要講好資本故事,便利店品牌可以進行股權、業務板塊等整合。強化自身平台和後台服務能力,是便利店連鎖企業最為可控的資本化方向。

  縱觀拿到投資的便利店企業,他們講的故事已經脫離了單純的便利店,而是以便利店為載體再發展再延伸。每天惠以「便利店+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會員體系」為商業模式,對於嶄露頭角的便利蜂來說,便利店只是前期業務,這些懸浮於門店之上的業務以及由此帶來的想像力成為吸引資本最重要的因素。

  隨著越來越多的服務聚集在手機上,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方式實現,便利店最終呈現出的還是一個集合了快消類、餐飲類、日常消耗品以及部分低頻社區服務的線下連鎖門店。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便利店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便利店行業銷售規模同比增7.6%,位居各業態之首;預計2016-2020年便利店業態銷售額增速在8%~10%,增速顯著高於其他業態。

更多便利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便利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