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藥企擴張加速,哈藥命運將如何

國內藥企擴張加速,哈藥命運將如何

2010-01-02 17:16: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作為黑龍江省的醫藥行業龍頭企業,哈藥集團在這塊黑土地上擁有絕對話語權。數據顯示,在哈爾濱當地,哈藥集團的藥品純銷(直接將藥品銷售給醫院)、批發、零售業務,分別約占總市場份額的80%、66%、76%。2009年,哈藥集團營業收入達156億元人民幣,一家企業的經濟總量就占了黑龍江省醫藥全產業的70%以上。

    但是,時間進入2010年,哈藥集團似乎遭遇到來自行業大環境的困擾。

    2010年7月底,北藥集團被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醫藥重組。重組後,華潤醫藥一舉超越新上藥集團,成為僅次於國藥集團的中國第二大醫藥集團。

    面對行業巨變和三大巨頭的擴張態勢,雖然承認「對手的迅速擴張當然會給哈藥集團帶來一定壓力」,但郝偉哲向記者語氣堅決地表示:「(任何一家國內醫藥企業)要想收購哈藥集團,絕不是一兩年內可能做到的事。」
 
    央企的整合大戲已經落幕,而地方醫藥集團的重組之路還未正式開啟。雖然太極系、華立系、廣藥系等地方藥企龍頭都有明確的整合預期,但卻遲遲未有實質動作。

    對於併購整合,郝偉哲的態度也是慎之又慎:「兼併重組,不能讓企業'背包袱』,而要儘量'撿便宜』,絕不能為了達到規模而'西瓜芝麻一起撿,核桃栗子一起數』。收購企業一定要考慮資產的安全性。業內因為包袱背得太多反被壓垮的例子不是沒有。」

    郝偉哲之所以說出這番話,正是因為此前哈藥集團自身也經歷過「包袱」重重的階段:「我們以前做過裝飾廣告、做過娛樂,甚至做過紅酒……看著人家掙錢了,也深一腳淺一腳地進去。但再好的行業里,也照樣有賠錢的公司。畢竟,我們不是千手觀音,什麼都能做。」

    被重組的北藥集團與哈藥集團有著頗多相似之處:同為醫藥行業企業、同為地方國企、同樣是地方行業龍頭、同樣出身名門,身份顯赫——北藥集團旗下除了雙鶴藥業、萬東醫療兩家上市公司外,還擁有諸如紫竹藥業、賽科醫藥以及安徽華源、崑山醫藥、新西北雙鶴等知名度很高的企業。

    如此多的相似之處不得不讓人心生聯想:哈藥集團是否會遭遇與北藥相同的命運?更況且,北藥被收購前,年收入已達269億。如此成績都難逃被併購重組的命運,哈藥面對的未來更顯撲朔迷離。

    面對業界疑惑,哈藥集團董事長郝偉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現得相當樂觀:「我完全不擔心。哈藥集團與北藥的不同在於,哈藥集團旗下各個企業之間攥得很緊,集團的整體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繼成功重組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後,國藥集團於2010年4月吞下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以650億元年銷售額穩居中國醫藥行業榜首。而之前的2月,新上藥集團重組方案獲批,整合了上海醫藥、上實醫藥、中西藥業三家上市公司的新上藥集團成為行業榜眼。7月底,華潤集團正式重組北藥,並以337億元年收入超越原榜眼新上藥,排名行業第二。自此,三大醫藥央企的座次重新排定,中國醫藥市場格局基本劃分完畢。

    「將來中國醫藥市場的組成將是'幾大央企+地方國有醫藥集團+優秀的民營企業』。」曾在中信建投擔任醫藥行業分析師的周鳴傑表示。

    那麼,三分天下後,三家巨頭緊接著的動作是否會是「收編地方武裝」?顯然,巨頭們並不掩飾自己的野心。新上藥曾態度明確地表示,其目標就是超越國藥——對於已經在華東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的新上藥來說,要超越國藥,布局全國是必然的選擇。而華潤醫藥也在覬覦全國,一直以來,「在全國各地尋找地頭蛇併購」是其慣用的手法。

    好在,後來哈藥集團抵制住了諸多誘惑,專心只做老本行。回想起那段歷史,郝偉哲感慨道:「最近這5年來,哈藥集團能保持高速發展,連續在醫藥工業榜中排名第一,最重要的就是不犯錯,不折騰。」
 
    外資股東給哈藥集團帶來的不僅是公司制度方面的改變,據郝偉哲介紹,目前集團財務總監也是外資方面安排的人選,「在財務管理、資金使用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根據官方資料,哈藥集團財務總監伍貽中是美籍華人,曾在中美史克、葛蘭素史克中國處方藥部、諾華製藥中國處方藥部擔任過財務總監職位。

    哈藥集團的「統一化管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集團統一的「現金池」,「所有分公司的資金由集團統一持有、統一管理,如果要貸款,也都由集團出面,統一從一家銀行貸款,這樣談判起來比較有利」;二是原材料統一採購;三是集團成立自己的廣告公司,對旗下各公司的產品廣告統一招標。

    統一化管理實行幾年來,效果良好,「集團整體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但在外資股東計劃推行這些措施之初,哈藥集團管理層的第一反應是「難度太大,很難實行」。尤其是「現金池」的模式,「現金池裡的資金不是小數,有好幾十個億。雖然我們心裡知道這種方式是好的,但要一下子把原先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會帶來很多矛盾。」郝偉哲說道:「不過現在適應了,也真正感受到這種模式的好處了。」

    哈藥集團的公司制度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肯定。周鳴傑對哈藥集團的評價是:「集團內部機制理得很順,沒有大多數老國企的通病。」柏青醫藥營銷機構董事長陳奇銳也表示:在國有企業的改革中,哈藥集團是非常成功的一家。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