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產業合作步伐加快
日前,北京市豐臺區蓮香園小區完成智能電網系統功能改造,成為全國首個面向普通居民實現運營的智能電網小區。事實證明,智能電網在助推「多網融合」的過程中,將推動家電、家居等相關產業商業模式的轉變。有數據顯示,到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將達1240億元。面對這一市場商機,海爾、海信等已經開始著手開發智能家電。
智能電網是一項涉及多領域、跨行業乃至全社會理念轉變的龐大系統工程,涵蓋電網建設運營的全過程,不僅將促進新材料、電力電子元器件製造、電池製造、新能源發電、鋼鐵製造、通信設備、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上下游數百個產業的創新發展,還將與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等更廣闊領域的建設發展相呼應。目前,這張以智能電網為核心的產業網絡正徐徐展開。
國家電網智能電網部副主任沈江曾表示:「智能電網的建設已經不局限於傳統產業鏈,除了需要輸配電行業的配合外,還需要上下游很多產業的支持,會催生很多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且,傳統電網下的業務模式將會逐步改變,電網企業的生產、管理、經營業務將不斷融合創新。
按照國家電網的計劃,經過前兩年的試點階段後,智能電網從今年開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今年年初,智能電網建設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國家大型能源基地、清潔能源和電動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建設智能電網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這推動了智能電網的產業合作不斷提速。
同時,我國電網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國家電網公司與美國電力公司將共同推進智能電網,中韓就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加強合作,中國電科院與德州儀器簽訂智能電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許多地方也瞄準智能電網帶動的相關商機,江蘇、上海、揚州等已提前搶跑,紛紛建立智能電網產業基地。
將提升我國裝備製造業水平
有數據顯示,預計2011年將有約500億元用於智能化建設,其中,智能電錶仍是主要投資對象。自2009年首次集中招標開始,國家電網已先後舉行過多次智能電錶集中採購招標活動。北京賽迪世紀信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路琨對此指出:「國家電網對智能電錶的招標已經對電錶行業產生了深遠的重構影響。」垂涎於智能電網的市場容量,許多電力設備製造企業都在為智能電網產業化的商機磨刀霍霍。中國電力科學院電工所所長肖立業曾表示:「30年後,中國智能電網的規劃和建設將實現產值40萬億元。」
國家電網編制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製規劃》系統地提出了包括7個技術領域、28個技術專題和137項關鍵設備的研製規劃。該規劃分析了外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的研製狀況,針對「已有設備」、「在研設備」、「待研設備」制定設備的研究內容、目標和計劃,這勢必將成為電力裝備製造企業分割智能電網蛋糕的著力點。同時,這也將逐步打破設備企業之間的技術界限,引領設備企業的技術升級。因此,智能電網對於電力設備製造業來說不僅是一次「洗牌」,更是一次「換血」。
不久前,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與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等16家電力及電力裝備行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聯合研發中心,標誌著全國範圍的跨行業智能電網領域產業聯盟的成立。同時,我國許多地方也紛紛成立相關的智能電網聯盟,如北京中關村的數十家企業成立智網聯盟,珠海成立智能電網產業聯盟,武漢智能電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這意味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進入了產業合作的新階段。
更多智能電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電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