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歐盟出台了全新的輪胎標籤法案:自2012年11月1日起,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籤,標示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
新的盟輪胎標籤法將大幅提高出口歐盟的輪胎企業的安全環保壓力。此外,美國方面出於大選年的政治考慮,對我國的貿易態度明顯趨於強硬。業內人士認為,該政策的出台嚴重製約了我國輪胎企業發展。我國輪胎企業的下行風險在不斷加大,並且很有可能遭遇繼美國特保案之後的又一次橡膠輪胎很有的出口問題風暴。
將眼光由全球市場轉至國內,國內整體經濟增速放緩,輪胎內銷市場前景亦略顯悲觀。這些因素將於中長期內製約我國輪胎行業的發展,致使輪胎預期銷售增速略顯悲觀。另外,就傳統消費習慣而言,我國上半年汽車銷售高峰為3月份,後將逐月遞減或持平。分析師預計,4月份我國汽車銷售增速難有突破,更或再臨負增長,而這將加大我國橡膠庫存量去除進程的難度。不誇張的說,我國輪胎企業目前遭遇的形勢,可以用內憂外患四個字來形容。
更多輪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輪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