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敦煌機場擴建、臨汾機場復航改造和新建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機場可研報告,至此,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批覆的機場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文件合計達19個,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對此,業內預計建設資金需求總量將高達千億元,考慮到地方市級財政狀況和外部融資環境,未來資金缺口成為最大考驗。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可研報告和項目建議書共涉及10個新建機場、8個擴建機場和1個遷建機場項目。從地理位置上看,新建機場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東北省份。
在新機場不斷獲批的同時,一直困擾機場建設的資金問題卻並未得到解決。我國機場建設資金主要來源包括地方財政和民航專項基金提供的資本金、銀行貸款、利用外資。據機構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機場建設費收入147億元。
今年機場建設費變更為民航發展基金,雖然機構預計今年民航發展基金將達154億元,但與獲批的這19個項目近千億元投資相比,機場建設費只是杯水車薪。
雖然投資建機場的初衷一方面是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另一方面也是為地方帶來更廣闊的貿易、旅遊等往來,但由於今年經濟增速放緩,各地財政收入增速明顯下降,資金缺口在所難免。
更多機場建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場建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