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關於樓市調控加碼的說法密集出現,其中,關於多地出台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的通知,以及上調二套房首付和貸款利率的傳言,在前日殺跌地產板塊。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稱,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短期內熱點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緊張格局難以根本改變,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會議要求的「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體現在了「國五條」的政策內涵中。其中,屢次觸動市場神經的房產稅改革預期有了明確的政策信號。
會議提出,要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範圍。
2011年1月底,房產稅試點在上海、重慶啟動。兩年來,試點範圍擴大之說不絕於耳,其中湖南、湖北、廣東等地的多個城市都被傳出納入了試點範圍。
不過,國稅總局相關負責人上月公開表示,國稅總局正在研究制定房產稅擴大試點的範圍,但目前要提出一個完善的方案還有難度。
1月1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財政部調研時表示,從中長期看,有兩項重大的稅制改革要認真研究。其一就是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逐步建立起覆蓋住房交易、保有等環節的房地產稅制,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這一表態當時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讀為,近期內難以推出房產稅試點。
從滬、渝兩地的試點實踐來看,效應初顯但並非房價「殺手鐧」。上海主要針對新購房超過人均60 平方米的部分,稅率為0.4%、0.6%兩檔。重慶則偏重對存量、增量獨棟別墅以及新購高檔商品房徵收,稅率為0.5%~1.2%。2012年,上海市稅務部門對20.8萬套住房完成了房產稅征免認定,其中應稅住房約3.7萬套。重慶方面,試點啟動後10個月內主城區確定應稅住房8563套,徵收金額超過 9000萬元。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龐元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為確保平穩起步,房產稅試點沒有「下猛藥」,市場「痛感」較輕。
目前尚不清楚擴大房產稅試點範圍何時啟動,具體模式也未知。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對本報記者表示,據其了解,有6~8個城市在做試點儲備,他個人認為不會局限於上海、重慶模式,且會涉及存量房。
另有專家告訴我們,試點原則上要體現對房地產交易的控制,同時還要起到示範作用,因此如果選擇在房產交易量不是很大的城市試點意義有限。他稱,尚未聽說對現有模式進行較大的調整,因此上海和重慶模式將會是基礎。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席執行總裁丁祖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分析,新增試點城市在稅基、稅率的設定上和滬、渝不會差別太大,同樣,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近日撰文稱,十分重要的是需要給中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階層和「先富」階層都吃定心丸——中國未來的房產稅改革絕不可能覆蓋低收入人群,而且還應當借鑑日本模式,明確地給所有人留出至少「第一套房不實征」的「基本待遇」。
近期不斷曝光的「房叔」、「房姐」再加上個人住房信息統計及聯網工作的不完善,被認為是房產稅改革推進的一大難點。上述專家說,房產信息登記及信息聯網理論上沒有難度,但作為改革的環節之一,需要和其他改革共同推進,比如收入分配改革、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