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先是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擔憂,接著就是美白牙膏出現問題,現在牙膏又出現虛假宣傳。在今天這個社會,還有什麼東西是讓我們放心使用的呢?
據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統計,美白牙膏在我國占約30%的市場份額。實際上,目前美白牙膏確實有很廣泛的市場,而且一直以來消費者質疑不斷。業內專家介紹,牙齒不白主要有兩大方面原因,一是外源性的著色,一是內源性著色。
而內源性著色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些藥物形成的,比如磺胺類藥物,在牙本質上形成著色,而牙釉質是半透明的,於是就顯得牙齒灰黃色暗。還有一種就是氟化物沉積過多,如晉代嵇康的《養生論》中所說的「齒居晉而黃」,就是地方性攝氟量過多,造成牙釉質損害,色素沉著。「這種內源性的就主要靠口腔醫生來做美容治療了,需要採用牙齒貫通等特殊手段,牙膏對此無能為力。」牙膏專家王維健說。
也就是說,美白牙膏即使可以祛除部分牙面色斑漬,但對牙齒內源性的深層色斑卻基本沒有效果。因此,廣州中山三院口腔科主任梁煥友教授提醒消費者不要「迷信」美白牙膏。
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牙膏,如果只從口腔清潔護理角度來看,基本是合格的。但是功效牙膏是否能達到宣稱效果,必須經過實驗室臨床驗證。
因此,一方面,商場、超市等要為消費者把好關。凡經營功效牙膏的必須讓廠家提供《功效臨床試驗報告》,要在網站公開其《功效臨床試驗報告》。同時,要加大對涉嫌虛假宣傳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於無法提供《功效牙膏臨床試驗報告》而自稱功效的產品,要責令其下架整改。另一方面,消費者提高自身保護意識,學會利用網際網路查詢準備購買牙膏的官網,查看其公開的功效驗證資料,養成不購買未經功效驗證的偽功效牙膏的消費習慣。只有這樣,偽功效牙膏就沒有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促使生產企業、流通環節和監管部門都能自覺地執行相關法規和規定,「功效牙膏無功效」等亂象才能遏制,市場才能真正得到淨化。
更多牙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牙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