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告網了解:美國《福布斯》網站長期撰稿人帕爾米-奧爾森(Parmy Olson)日前對青少年用戶開始拋棄諸如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而開始擁抱諸如微信、WhatsApp這樣即時通訊軟體的情況進行了一番剖析。在奧爾森看來,隱私性、社交元素以及有針對性恰恰是這些軟體自2009年後開始迅速崛起的最主要原因。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國外知名社交網絡Facebook本月早些時候發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Facebook在強勢增長移動廣告業務的推動下,公司再次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業績,數據表現超過市場預期。但與此同時,公司高管也在財報會議上對外透露了一個令人頗為擔憂的因素,那就是Facebook青少年日用戶量出現下降,而這也直接導致了Facebook股價在盤後交易由大漲15%轉而下跌。
公司財務長大衛-伊博斯曼(David Ebersm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從環比來看,美國青少年的Facebook使用量整體仍然穩定,但我們發現公司的日用戶量出現了下降,特別是在年齡較小的青少年用戶群體中。」
從伊博斯曼的以上聲明中我們不難看出,青少年仍然在使用Facebook,但他們的使用頻率已經大不如前。外界分析認為,正是諸如微信、WhatsApp和 KakaoTalk這些即時通訊軟體的崛起導致了Facebook青少年用戶使用頻率的下降。當然,這一點也同有越來越多的叔叔阿姨級用戶的加入以及許多用戶長輩開始使用Facebook而大大限制了青少年用戶在這一平台自由說話的權利有關。
即時通訊應用崛起
然而,這一「消極因素」到目前還沒有蔓延到即時通訊應用層面上。
當諸如微信、WhatsApp和KakaoTalk這些即時通訊軟體在2009年左右開始出現時,他們僅僅被認作是移動運營商們的最大威脅。有數據統計稱,包括沃達豐在內的這些知名運營商在2012年已經由於即時通訊應用的崛起而損失了超過230億美元的簡訊收入,因為這些軟體通常利用大多數運營商提供的無限量數據套餐而允許用戶免費發送即時信息。而時至今日,這些即時通訊應用已經開始入侵原本屬於社交網絡的領地。
《移動營銷雜誌》(Mobile Marketing Magazine)指出,英國地區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3.5億用戶(英國地區50%以上的iPhone 用戶都裝有這一應用)。因此,該應用也成為了全球用戶最多的即時通訊應用,其2.18億的活躍用戶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Twitter。
數據顯示,超過90%的巴西人、超過66%的俄羅斯人都在使用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在西班牙智慧型手機的裝機率更是高達95%。更為重要的是,所有這些應用背後的用戶年齡大多都在25周歲以內。
分析人士認為,即時通訊應用迅速崛起的另一方面原因在於,這類應用致力於保障用戶隱私,並鼓勵他們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展開即時聊天,而不僅僅是像Facebook一樣默默的關注那些你或許根本不了解人的新鮮事。
居住在倫敦20多歲的財務助理娜塔莉-韋斯特(Natalie West)表示:「現在,我只用WhatsApp同朋友聊天、發送圖片。」事實上,韋斯特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已經大幅減少了自己使用Facebook這類社交網絡的次數,因為她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而且,韋斯特同樣主要通過WhatsApp同自己的男朋友保持聯繫。
據倫敦青年研究機構mobileYouth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78%的青少年主要通過即時通訊軟體安排和朋友的見面、約會。這些用戶相信,通過即時通訊軟體發送信息、圖片相比發布在Facebook上會更加安全,因為你無法確定你的Facebook好友列表中是否會擁有一些長輩或者公司領導的存在。所以,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擁有500萬每月活躍用戶的「閱後即焚」應用Snapchat在日前的火爆原因,因為很多青少年用戶都通過這一軟體發送一些「不雅照」。
需要指出的是,現代的即時通訊應用早已經不僅僅是即時通訊應用這麼簡單了,因為這些應用本身也是一個社交網絡,這一點在亞洲即時通訊廠商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目前,包括KakaoTalk (韓國)、微信(中國)和LINE (日本)都擁有上千萬用戶(其中騰訊微信的用戶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2億),而他們之間的一個共同點就在於它們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已經覆蓋了即時通訊、表情貼紙、遊戲中心和音樂分享這些領域。
而且,此前曾經不被外界看好的表情貼紙功能目前也取得了巨大成功。Line方面透露,在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5800萬的銷售數據中就有1700萬就來自於其提供的表情貼紙服務。
更多即時通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即時通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