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男子駕車撞傷七旬老漢 像兒子一樣陪床照顧

男子駕車撞傷七旬老漢 像兒子一樣陪床照顧

2013-01-02 09:18:2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南京打工的楊師傅開車與騎電動車的老人相撞,傷者入院後他像兒子一樣全天候陪床照顧了4天。按理老楊要賠傷者3.4萬元,老人的家屬最終只讓他賠3.1萬,還同意老楊分5年還清這筆錢。

  仁義司機 陪床照顧傷者4天 出院了還上門探訪

  楊師傅今年已經50歲了,是徐州人,2009年帶著妻兒來南京打工。周老先生已經73歲高齡,身體一向健碩,退休在家。

  今年8月4日早上9點左右,楊師傅開著自己的麵包車出去買東西。他沿著南京理工大學附近的紫金東路由東向西行駛,周老先生當時騎著電動車,在他右前方同向行駛。這時,老先生的電動車打算穿過機動車道往左轉向。他想剎車已經來不及了,電動車撞到了老楊的麵包車側面,老人從電動車上摔了下來。楊師傅趕緊下車,發現老人臉上和頭上直流血,人也失去了意識。他把老人斜攬在懷裡,用手按住流血的地方,然後打110、120。幾分鐘後,急救車趕到,老楊隨車前往中山醫院。「幸虧我當天身上還帶了錢,要不就很麻煩了」,昨天老楊跟記者說,他身上只有1500元,他又打電話給自己的侄子,侄子把身上500多元都給了他,湊了2000元。

  因為擔心老人顱內出血,中山醫院無法手術,傷者又被轉到八一醫院。楊師傅毫不猶豫一路護送。此時,老人身上裝的電話響了,這才聯繫到老人的家人。

  在搶救室里,老人隨時需要補水、輸氧、排尿,而這些都要家人親力親為。楊師傅主動選擇留下來,和老人子女、一名護工值班,保證老人面前一秒鐘都不離人。幫老人擦背、洗澡,護理期間他像老人孩子一樣,困了就趴在老人身邊睡一會。老楊這樣全天候的護理持續了4天,老人的意識、記憶也慢慢恢復了。老人目前已經出院,老楊不止一次地上門看望老人。

  傷者家屬 看到的第一眼 是他舉著水瓶給老人打點滴

  第一個得知老人出事的是兒媳婦譚女士。她火速趕到八一醫院,看到的第一幕就是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和一個護工模樣的工作人員,舉著一個水瓶在給老人打點滴。那個陌生人就是楊師傅。在住院的十幾天裡,楊師傅東拼西湊了6000元,剩下大部分都是由老人子女墊付的。他們也並未因此指責老楊。「自始至終,我們都沒說過一句『紅臉』的話」,老楊不止一次跟記者強調。

  譚女士原本不想讓媒體關注,但還是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你知道我為什麼同意你報導嗎?我只希望以後社會上更多的老人跌倒或碰傷,有人願意去救」。她說之前有很多案例,老人跌倒或者被碰傷之後,沒人敢上前扶一把,老人失去了救治的機會,一個家庭失去了親人。「楊師傅至少擔起了這個責任,無論怎樣,這點是值得認可的」。

  法院調解 他賠償3.1萬元 分5年付清

  事故發生後,交警趕到現場,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因為一個為機動車,一個為非機動車,責任劃分六四開。老人的醫療費就有7萬多元,家屬要求楊師傅承擔六成的責任。但這筆錢對老楊來說,是一筆巨款。

  記者了解到,他有兩個孩子,小女兒還在上小學。2009年來南京後,就開車給別人送送貨,出了事之後,他唯一的經濟來源——麵包車也被交警扣押了,他特意請求法院早點開庭,好讓他的車能夠解押。

  除去老楊車輛交強險賠償的1萬元,最終法院核定他還要支付3.4萬。昨天,在玄武法院陳文軍法官的努力下,譚女士同意賠償數額降到3.1萬。但老楊又提出了「非分」要求,能不能讓他分期付款。老楊告訴記者,車被扣押後,他剛找了新活兒,幫別人送快遞,但工資也只有2000元。目前一家窩在一個13平米的出租房裡。實在拿不出這麼多。

  最終陳法官提出一個方案,3.1萬元分5年付清,前三年每年5000元,後兩年每年付8000元。譚女士起初堅決不同意,但最終還是被說服了。

更多麵包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麵包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